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基層治理經驗交流材料》,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基層治理經驗交流材料》。
近年來,我縣牢牢把握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核心內涵,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扎實開展基層社會治理體制機制創新,探索推行“兩所一站”互聯互促、“三調融合”共建共治、“四支隊伍”群防群治,著力破解“事多人少”難題,全面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平安共同體”,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取得良好成效。
一、聚焦“事多人少” “兩所一站”形成合力,共建“平安新格局”
一是強化組織推動。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公安機關牽頭,縣委政法委推動,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充分整合基層力量、政務資源,條塊協同、優勢互補,探索推行“派出所、司法所、鄉鎮消防站”共建共治,有效解決“事多人少”難題。派出所長全部任同級政府副職,統一分管司法、信訪、消防等工作。推動鎮街司法所整體進駐派出所,健全工作機制,壓實工作責任,協同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實現了非警務警情的有效分流、人民調解工作的高效運轉。
二是強化黨建引領。全縣13個派出所全部實現與司法所黨建共建、業務共建,建成綜合調解中心,6個司法所整體進駐派出所,7個派出所設立司法工作人員、法律顧問辦公室,凝聚形成了化解矛盾糾紛的強大合力。
三是強化資源融合。每個鄉鎮全部建立不少于10人的專職消防隊伍,縣財政保障工資待遇,統一由派出所管理考核,統一在派出所建設消防工作站,統一配備消防車輛和消防器材,由派出所民警帶隊,開展消防救援和社會巡防工作,全縣派出所共充實專職消防員260余人,大大提高了派出所社會面防控力量,有效提高了見警率、管事率、震懾力。
二、聚焦“依法治理” “三調融合”精準發力,共筑“平安新高地”
一是完善三調融合機制。在派出所設立由派出所、司法所、法律顧問、信訪等共同參與的綜合調解中心13處,在派出所服務大廳設立律師咨詢窗口,法律顧問輪流值班,隨時接受群眾咨詢。專職人民調解員、派出所民警、司法所工作人員每天在調解中心值班,對各類矛盾糾紛及時受理,快速“權威解答”“現場開方”,著力打造以人民調解為基礎,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銜接聯動的“三調融合”模式。截至目前,聯合化解各類矛盾糾紛3500余起,使基層矛盾糾紛早發現、早調處、早解決。
二是提高依法治理效能。不斷加強村企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員隊伍建設,把威望高、知名度高、深受群眾信任的老黨員、老干部、能人、名人,以及警務助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納入人民調解員隊伍,調解員隊伍達到1300余人。他們主動介入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及時把各類小矛盾、小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做到“小事不出村”。今年以來,主動介入排查化解矛盾糾紛1800余件。對一時無法化解的矛盾糾紛,充分利用公安、司法、律師、法官等各種資源,開展全方位化解工作,做到“大事不出鎮”。對疑難復雜問題或少數重點人員,在多次調解無效的情況下,加強政策宣傳、法治教育,引導其進入法律程序,真正實現“矛盾不上交”。
三是創新遠程調解模式。積極推行“互聯網+調解”模式,建立“網上調解中心”“遠程調解室”,公開調解中心微信號,通過視頻連線,組建由當事人以及民警、人民調解員、公職律師組成的微信聊天群,提供在線咨詢、案件查詢、視頻調解等服務功能,著力打造網上“1+N調解室”,調解工作由原來的固定地點、上班時間,拓展為隨時隨地、全面覆蓋,進一步提高了矛盾糾紛的早發現、早處置能力,實現了“信息多跑腿、群眾少跑路、調解全時空”。今年以來,網上接受群眾咨詢560余人次,化解矛盾糾紛380余件,切實提升了調解工作的時效性和公信力。
三、聚焦“群防群治” “四支隊伍”持續用力,共畫“平安同心圓”
…… 此處隱藏573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