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匯報》,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匯報》。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我市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系統實施素質提升、興村富民、鄉村善治、黨旗飄揚等工程,全面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
一、抓頭雁、筑堡壘,建好鄉村振興“攻堅隊”。聚焦農村新形勢、新變化,全力打造與鄉村振興需求相適應的村級帶頭人。“素質提升”賦能。立足由“扶貧解困”能力向“振興發展”能力升級,圍繞班子建設、產業發展、鄉村治理等硬任務,開展“鄉村振興主題培訓”,通過走村觀摩、現場述職、登臺打擂,組織村黨組織書記開展擂臺比武。創辦“鄉村黨校”,把課堂從縣城搬到村口,依安縣建立15所鄉鎮黨校,推動全縣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67個,全縣土地規模經營面積占比達68%。“定標評星”激勵。制發村黨組織書記“定標評星”績效考核辦法,變過去鄉考村為縣鄉聯考,突出縣考村“集體經濟指標”占比50%。設定“工作業績星”、“任職年限星”和“單項獎勵星”,統籌考慮工作實績、穩定任職等因素賦星管理,依據星級數量兌現優先選聘納入事業編、提高在崗和離任補貼等激勵政策,全市“星級書記”招聘進編107人,選拔進入鄉鎮領導班子30人。“規范履職”嚴管。針對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后履職風險點,規范村書記檔案縣級備案管理、村書記個人重大事項鄉鎮報告“兩項制度”,健全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和村書記履職負面清單“兩個清單”,構建組織、民主、紀檢、審計“四位一體”監管體系,市級提級巡察鄉鎮延伸到村。
二、抓產業、促發展,搞好鄉村振興“大合唱”。緊盯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薄弱點和農民增收的需求點,立足優勢資源,激活農村經濟。規劃先行、以點破面。制定全市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規劃(2022-2025年),制定消薄、倍增、提效階段目標,推行資源開發等“富村十法”,明確土地、財稅、人才等6個方面21條含金量高的扶持政策,同時利用中省專項資金建成村集體經濟項目406個,吸引各級財政、社會資本注入8000萬元,受益村421個。全市村集體經濟年均收入20萬元以上村達1189個、占比94.3%。黨建搭臺、經濟唱戲。以縣域龍頭企業為牽動,以強村、示范村為引領,從組織層面推動村企聯建、村村共建,促進優勢互補、握指成拳。克山縣依據地域相鄰度、產業關聯度,打造55個強村帶弱村、二產促一產“黨建聯合體”;克東縣實施“跟黨一起創業、和鄉親一起致富”黨建創新項目,組建五大產業聯盟,新建鏈上企業黨組織22個,發展特色種植等村企聯建產業項目27個。整合資源、用活政策。指導縣(市)區整合各類涉農政策、資金、項目,集中優勢投放到鄉村,緊密村集體和群眾利益聯結。推行“菜園革命”,挖掘農村庭院閑置土地資源,對農戶種植特色經濟作物達菜園面積80%以上的,給予村集體和農戶獎勵;實施“項目下放到村”,把財政涉農資金不超過400萬元、技術要求不高的路面硬化、飲水安全等基礎建設項目交由村級實施,村集體按投資額6%收取服務費。以富裕縣為例,下放項目368個,村集體創收2792萬元。
三、抓人才、提動能,念好鄉村振興“智慧經”,推動更多人才冒出來、留得住、能出彩。實施“雛雁培育”計劃。綜合運用本村找、公開選、城外引等多種方式,1261個村儲備村級后備人才4230人,35周歲以下占比超1/3。落實全省“助力鄉村振興萬人計劃”,連續3年利用鄉鎮(街道)事業編制招聘大學生1277人到村任職,配套制定《大學生到村任職管理辦法》,明確“17條管幫培”措施。實施“三人三鄉”計劃。號召本土能人興鄉、城市能人下鄉、外出能人返鄉,出臺《利用村級資源吸引人才返鄉創業具體措施》,今年已吸引396人下鄉返鄉。龍江縣選聘農村職業經理9人,發展電商、旅游、規模種養殖等特色產業。實施“黑土育才”計劃。建設14個培養培訓基地,開展農村實用人才技術技能培訓4萬人次;采取中高職貫通培養模式,培育農村緊缺人才7000余人;推動科技特派員組團下基層,2022年舉辦農技培訓414場次,推廣新技術385項。
…… 此處隱藏351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