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研討材料:黨政機關宣傳工作應規避的輿情風險》,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研討材料:黨政機關宣傳工作應規避的輿情風險》。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快速發展,輿論環境愈加復雜,輿情風險也無處不在。這其中因缺乏輿情意識導致宣傳工作不當,或因缺乏媒介素養導致應對采訪不當等主動陷入輿論漩渦的現象層出不窮。黨政機關如發生宣傳不當問題,極易引發輿論圍觀、吐槽,甚至被質疑,從而損壞黨政機關公共形象和公信力。因此,規避正面宣傳工作中的負面輿情風險,避免因自身原因主動引發負面輿情,應成為當前各級黨政機關相關人員的必修課。
當前,黨政機關宣傳工作應規避的輿情風險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政治、歷史、常識問題。宣傳輿論工作首先要講政治、守紀律、講規矩,這是底線。首先,不能與中央宣傳的方針、政策相背離,與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相沖突;其次,各類政治術語要來源明確、描述準確,不能有任何多字少字、別字錯字的情況;再次,各級領導干部的職務報道要準確、全面,排序要正確。另外,無論是編輯還是審核人員,都應注重對歷史類、常識類知識的準確把握,不懂就要做好資料查詢和文獻研究工作,在內容創作時不能犯歷史性、常識性錯誤。
意識形態問題。意識形態真切地反映在各類思想文化陣地上、各種思潮交鋒碰撞中,各級黨政機關要想做好宣傳思想工作,不能出現涉意識形態類問題,犯意識形態類錯誤。比如,不得利用紅色文化做商業性宣傳,嚴禁商業性廣告進校園,宣傳內容不得偏離主流價值觀,社會導向不能過界,不能犯“低級紅”“高級黑”等錯誤。
涉特殊群體不當描述問題。當前,網絡上有一批泛民主主義、極端女權主義和極端反外籍人士的大V和網民,此類人群易對黨政機關發布的各類政策措施和宣傳內容進行過度關注和解讀,引來跟風炒作。
因此,黨政機關單位制定或發布政策文件、制度措施、宣傳內容時,如涉及民族宗教、女性、外籍人士等特殊群體,需格外謹慎,提前預測輿論反應、研判輿情風險,避免主動陷入輿論漩渦。
不恰當吹捧致領導被動躺槍。正面宣傳不等于無原則、無邊界地唱贊歌。有些宣傳人員為了宣傳本單位和本單位領導,在不當場合過度吹捧,不僅達不到預期效果,還會使單位和領導被動“躺槍”。如有的單位在傷亡事故通報稿中,在多人死亡的情況下,還用重筆墨描寫領導如何“正確決策”、如何“攻堅克難”“晝夜奮戰”,反而把傷亡情況放至末段并一筆帶過;有的單位高考后發布了“喜報”,全文表揚學生成績的取得得益于當地黨政機關的“高度重視”和相關部門的“正確領導”,只字不提該學生的自我努力和其家長的辛苦栽培,完全本末倒置,鬧了笑話、失了形象。
政策措施引發負面解讀。各級各部門的政策措施如制定或發布不當,極易引發負面解讀,從而產生線上輿情,甚至是線下群體性事件。
因此,在政策措施發布前一定要回答好以下八方面問題:(1)政策、措施本身是否有問題?是否損害利益方利益?(2)內容如何擬定?細節公布到什么程度?詞句推敲、段落設置是否有問題?關鍵信息是否已前置?
(3)其他省市或單位有無發布類似信息,反響如何?是否引發過輿情?如何規避類似輿情?(4)僅內部發還是公開宣傳?是否必須公開?(5)什么時間發?以何種渠道?僅官方平臺還是協調媒體?什么級別媒體?(6)發布后可能引發的輿論反應尤其是負面質疑,是否需提前在內容中增加解釋部分,或修改措辭?(7)政策無法改變,是否需在發布的同時緊跟專業解讀?(8)對可能產生的輿情如何做進一步回應和引導,是否需提前制定輿情預案?
…… 此處隱藏855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