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縣級黨校建設工作匯報》,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縣級黨校建設工作匯報》。
近年來,我縣以“縣級黨校分類改革”為契機,持續壓實主體責任、優化師資隊伍、完善基礎設施,精準對標找差距、綜合施策補短板,著力打造“一流縣級黨校。
一、落實“三大機制”,把準改革方向。
一是健全責任機制,組建**縣委黨校獨立辦學提質升級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聚焦辦學質量初評反饋意見,多次召開專題協調會推進問題整改;印發《**縣委黨校獨立辦學提質升級建設工作實施方案》,制定任務和責任“兩張清單”,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壓茬推進分類建設任務。
二是創新管理機制,全面實行校務委員會領導制,選配副校長2名、校務委員2名,常務副校長兼任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并納入縣委班子成員候選人,市委黨校下派業務副校長常態化開展業務指導,完善校委會例會、工作考勤、教學、科研、財務管理等制度,構建高效規范的管理體系,連續多年在全市縣級黨校工作綜合考評中位居第一名。
三是完善調研機制,圍繞黨建引領、特色產業、鄉村振興以及基層治理等重點領域,開展基礎性、前瞻性、對策性研究,促進科研咨政與全縣中心工作同頻共振。近3年獲得省委黨校課題立項11項、市社科聯合立項12項、市委黨校立項14項,在各級公開刊物發表學術文章18篇,獲得縣委主要領導肯定性批示8次,6篇咨政文章被縣委采納。
二、開展“三大行動”,建強師資隊伍
一是“增編引才”行動源頭儲備,用好用活黨校人才引進、機構編制、崗位聘用、職稱評審、考核評價等支持政策,核增事業編制5名,增設副科級教育長1名、股級專職組織員3名,先后招錄、引進優秀青年碩士研究生8名,形成老中青三代梯形教師隊伍結構模式。
二是“導師幫帶”行動跟蹤培養,開展“師徒結對”活動,通過校領導、高級職稱教師結對幫帶青年教師,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示范引領和傳幫帶作用,實現師徒共進、青藍相輝,全面提升整體教學水平。3名青年教師晉升中層崗位、3名教師被評為講師、5名教師被納入縣委宣講團名師庫。
三是“分類培育”行動鑄魂提能,明確“六個一”學習要求,廣泛開展“讀書沙龍”“大講堂”、賽課等活動,創新“一人一課題”“一人一專題”年度考核機制;突出“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定期邀請專家到校授課,推薦4名教師外派掛職鍛煉、3名教師被納入市委黨校系統首批“名師工程培養計劃”重點培育對象,聚力打造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優良的師資隊伍。
三、實施“三大工程”,提升辦學質效
一是實施精品課程開發工程,依托特色資源構建“1+5+N”精品課程體系,挖掘地方文化打造“**歷史文化專題講座”特色課程,立足本校設計“川東小延安”“追憶英烈”“千年**”等5個精品微黨課,緊扣縣情開發“**地方黨史”“**縣域經濟”“**營商環境”等精品課程,“從‘覺醒年代’中感悟初心使命”專題課被評為全市黨校系統優秀精品課程。采取異地聯合教學方式,舉辦中青年干部、鄉科級領導干部等培訓班,覆蓋870余人次。
二是實施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對標“九有”標準,聘請專業設計團隊,系統規劃功能布局,促進黨校規范化建設。校園面積擴增約3300㎡、建筑面積增加近2000㎡,推動校內其他合署辦公單位整體搬遷,實現獨立校園辦學;新建多功能學術報告廳及學員食堂、擴建停車場,增添展板標語、打造特色文化墻,突顯黨校紅色文化底蘊。
…… 此處隱藏148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