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工作匯報》,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工作匯報》。
近年來,我區堅持以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為主線,以城市小區為基點,將黨組織鏈條由社區向小區延伸,全面構建起“思想教育聯抓、志愿服務聯網、文體活動聯辦、關愛幫扶聯做、社會問題聯治”的城市基層治理新格局,打造了“紅色物業”“微心愿認領”等一批具有時代鮮明特質的“城市先鋒”小區黨建品牌,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提升。
一、“大黨建”格局提升引領力。黨建引領統起來。把小區管理融入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建立“區委指導、街道統籌、社區組織、小區負責、樓棟包干”五級工作體系,街道黨建骨干、小區黨組織負責人“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形成“街道整合力量統籌抓、社區屬地管理直接抓、小區協調聯動兜底抓”的工作格局。黨建責任嚴起來。明確街道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的主責主業,扭住黨組織書記這一關鍵少數,把政治導向、思想引領、組織建設、黨風廉政、目標任務等五項主責通盤考慮,量身定制黨組織書記抓黨建任務清單、責任清單。黨建品牌立起來。率先在城市居民小區創新實施“紅色物業”治理模式,著力打造紅色物業、紅色故事、紅色家園等一系列黨建品牌。
二、“大融合”機制提升凝聚力。突出“上下聯動”。構建“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總支)-小區黨支部-樓院黨小組”黨組織體系。在街道社區黨組織的統籌下,小區建立起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三方聯動機制,三方討論決定,三方齊抓共管。突出“示范聯創”。在園區、樓宇、商圈等重點領域和社會組織中逐級培育選樹一批黨建示范點,每個街道建好1個示范性的小區(網格)黨群服務中心、1個商圈黨群服務中心,打造了“一支部一特色”黨建品牌。突出“管理聯結”。著力構建以街道黨工委為“圓心”、以各類黨小組為“半徑”、以聯系和服務黨員群眾為“周長”的功能圈。常態化開展小區日常巡邏、安全隱患排查、糾紛調解以及文明宣傳等工作。實行社區崗位員額管理,將街道320名工作人員下沉到網格,包網入戶,實現提戶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
三、“大數據”服務提升影響力。區域化統籌。落實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社區兼職委員制度,轄區單位與街道社區結對共建,機關黨員干部兼任街道、社區兼職委員。組織召開黨建代表大會,推選轄區有影響力、號召力的公共單位、物業公司作為黨建會的理事單位,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網格化管理。在全市率先開展社區網格化,全面推行“1+N+X”網格化管理模式,建立了網格黨支部或網格黨小組333個,樓棟黨小組107個。市、區兩級5000余名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認領崗位、開展服務。智慧化互聯。開發“**智慧黨建”軟件平臺,整合黨建信息平臺與政務信息平臺、城市管理服務平臺等,實現多網合一、互聯互通,促進黨建工作與社會治理服務深度融合。
四、“大治理”模式提升向心力。聯席會議統領。成立全區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協調議事領導小組,建立起以街道黨建聯席會為引領,社區黨建共建聯合會為主體,黨群服務中心為補充的區域化黨建工作平臺,統領街道社區內互不隸屬、層次不同、領域多樣的駐地單位黨組織。駐區單位協同。推動資源共享,街道社區和駐區單位對黨建、教育、文化等場所陣地、活動設施,相互開放,統籌使用;推動黨員共管,建立在職黨員在社區服務清單和負面清單,每名黨員認領1個以上公益性服務崗位,每月進社區參加1次以上夜巡、衛生清掃、文明勸導等活動。社會組織參與。堅持黨建帶群建,積極孵化公益型社團組織,建立社區社會組織1390家,可為居民提供30余項專業服務,實現了鄉鎮(街道)建立社區社會組織5家以上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