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典型交流材料》,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典型交流材料》。
近年來,我縣全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共抓振興“一盤棋”、產業發展“一張圖”、和美鄉村“一幅畫”“三個一”工程,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奮力打造鄉村振興**樣板。主要做法是:
一、強化黨建引領,下好共抓振興“一盤棋”
一是構建三級聯動體系。嚴格落實縣鄉村三級書記抓鄉村振興工作責任制,堅持鄉村振興工作“人員、經費、事項”三個優先制度,每個鄉鎮至少2名縣級領導包聯,每個村1個縣直部門結對幫扶,11個鄉鎮均設立鄉村振興辦公室,并配備縣委農辦專職副主任1名,組建專項工作組6個,統籌選派81名優秀干部駐村幫扶,建立健全鄉村振興競進拉練、年度工作實績考核等工作推進機制,構建起“縣委領導、部門協同、鄉村落實”三級聯動的組織體系。
二是建強基層戰斗堡壘。持續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體系和帶頭人隊伍建設,開展“示范支部”創建,制定黨組織書記三年培育計劃和“育選用管退”具體措施,出臺抓黨建工作不力4條處置規定、不合格黨支部10條評定標準,完善村級組織工作運行規則,深入實施“千名村組干部培育”“千名年輕黨員發展”工程,選派122名村組干部赴開放大學參加學歷提升,全面增強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56個黨支部、176名村干部先后榮獲市級以上榮譽,龍華村黨總支被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
三是壯大鄉村人才隊伍。實施鄉村人才振興五年行動,創辦“田間學校”,依托稻菜輪作現代農業園區、現代農業展示館、現代農業大數據科創中心等“一區一館一中心”,集聚中國熱科院、省農科院等10支農業專家團隊開展課題研究、技術推廣、人才培育,四川種業“南繁”基地加快推進,建成中國農技協枇杷科技小院等新品種試驗示范基地5個,培育出各類農村實用人才9253人,其中1493人獲評農民技術職稱,7人被認定為省級農村致富帶頭人。
二、聚焦農民增收,優化產業發展“一張圖”
一是引領農業產業特色發展。按照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思路,科學編制全縣農業產業發展規劃,明晰產業定位、功能分區,出臺《促進農業產業特色發展的實施意見》《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創建方案》等政策舉措,引導農業產業集聚化、規模化、標準化發展,推動形成“三帶四環十園區”發展布局,高標準建成“稻—菜”輪作糧經復合產業基地10萬畝、早春枇杷基地4萬畝、晚熟芒果基地13萬畝和優質核桃基地20萬畝,培育省、市級現代農業園區5個。土地平均收益達2萬元/畝,其中安寧河谷地帶最高達10萬元/畝;全縣年收入20—50萬元農戶達10393戶,50—100萬達4095戶,100萬以上達3024戶。
二是拓寬集體經濟增收渠道。實施村級集體經濟消薄、提質、問效“三項行動”,出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意見,細化6個方面19條舉措,健全完善產業發展與群眾利益聯結機制,指導73個村集體經濟組織聯合組建鄉村建設發展公司,推行股份合作發展模式,拓展以聯村共建、服務創收、資產盤活、土地流轉、入股分紅、村企聯建、項目帶動為代表的7種經營方式,實現村集體經濟全面提質增效。全縣村集體經濟5萬元以上的村占比88%,其中5個村超100萬元。
三是全面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全面推進農村宅基地、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建設用地確權登記頒證,扎實開展清產核資工作,推動全縣73個村640個組成員身份確認、股權量化和股權設置,盤活國有資產149宗,實現各類資源、要素優化配置。出臺職業農民制度試點5項扶持政策和2項管理辦法,有序推進四川省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帶頭人職業化改革試點,培育農民專合社419個、家庭農場416家。
三、注重內外兼修,繪就和美鄉村“一幅畫”
…… 此處隱藏651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