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為什么我寫的稿子總是“空洞”?》,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為什么我寫的稿子總是“空洞”?》。
“空洞”,就是言之無物。你能在同行和編輯的幫助下認識到自己的稿子存在“空洞”的毛病,這很好。“樹有根,水有源”,稿子的“空洞”也是有原因的。
——講道理太多,必然空洞。新聞是事實的報道,稿子主要靠擺事實取勝,如果在一篇消息(一般800字以內)中,議論過多,甚至超過了事實所占的比重,那就會給人以“空”的印象。
——一般概括多,典型事例少,也會導致空洞。新聞只有把最新最典型的事實告訴讀者,讀者才會感到稿子充實有分量。如果一般事例太多,一是容易被編輯刪去,二是容易使人感到厭煩,空洞無物。
——講廢話,也會給人以“空洞”感。如在一篇不長的消息中,不厭其煩地講過程,不加選擇地濫用描寫,或畫蛇添足,說話拖泥帶水等,都會使編輯產生“言之無物”的印象。
——節外生枝,一文多中心,鉆牛角,求末節,繞彎子等,都很容易被編輯大段地刪節,從而把一篇內容充實但雜亂無章的稿子變成一則短而空的簡訊。
如何克服“空洞”的毛病?以下幾條僅供參考:
其一,初學寫新聞,先從一事一報開始,即一篇稿子只寫一件事情,不搞“大雜燴”。如果能經常練習寫一些新聞故事,完全用事實說話,這將對矯正“空洞”頑癥大有好處。
…… 此處隱藏871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