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黨課講稿:“C位”是怎樣煉成的》,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黨課講稿:“C位”是怎樣煉成的》。
同志們大家好,近些年“諧音梗”大火網絡,前段時間《中國日報》制作的《中國道路》視頻中,就運用了一個諧音梗,他們將“C位”解釋為了Chinese way,更加生動立體的向世界網友科普了中國故事。我們知道,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新中國成立70余年,我們卻已從國際博弈的“棋盤”變為“棋手”,當仁不讓的站在世界舞臺的“C位”。這背后的根源究竟是什么?我們當今又面臨著哪些風險挑戰呢?今天就由我和大家共同來探索“C”位是怎樣煉成的。
一、透過歷史的風塵感悟三個真理
(一)一條小巷的變遷告訴我們,國強才能民安。照片上這條小巷叫東交民巷,它位于北京東城區,西起天安門廣場,東至崇文門內大街,全長1500多米。正是條小巷,記錄了中華民族半個多世紀的屈辱歷史。早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清政府就被迫接受了將東交民巷作為列強使館的強制要求,1901年八國聯軍侵華之后,各國又獲得了在此修兵營、建碉堡、設銀行、建警署的特權,東交民巷成為了事實上的“國中之國”,也見證了當時中國國民的凄慘境遇。1946年12月24,北大先修班女學員沈崇走在過東長安街時,被兩名美國陸戰隊的士兵綁架并實施了長達三小時的輪奸。事后,群情激奮的學生涌入東交民巷游行示威,可施暴者仍得以安然無恙的返回美國,其中一個還升了官。沈崇的曾祖父沈葆楨是晚清名臣,曾祖母是民族英雄林則徐的女兒,父親沈劭則是交通部著名的土木工程專家。就是這樣一個出身顯貴的“大小姐”在國力衰微的舊時代也難以得到一個公正的對待。而在1949年北平解放時,毛主席特別強調,解放軍入城必須經過東交民巷,要走出氣勢,走出軍威!于是,當2月3日上午解放軍器宇軒昂、精神抖擻地踏上這條街道時,每個中國人都用力挺直腰桿,無不感到揚眉吐氣,因為這徹底地宣告著中華民族再也不是那個任人欺凌的對象了!時至今日,東交民巷早已成為了一處歷史景點,向過往的游客們無聲的訴說著過往的苦難與榮耀。透過這條小巷再看歷史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條真理:國強才能民安,只有國家強大了,人民才能過上好日子、活的有尊嚴。而這正是我們一路走來,歷盡艱險而從不動搖的信念,也是引領我們一路走向“C位”的根本理念。
(二)一群不歸的青年告訴我們,軍強方可御辱。首先我想請大家看這樣一段視頻。視頻上這個眼含熱淚說著:“沒完成任務,對不起黨,對不起祖國,對不起人民”的老人叫周全弟,是抗美援朝戰場上三個“冰雕連”僅有的兩個幸存者之一,當時只有16歲的他在零下40°C的極寒中和戰友們保持戰斗姿態在雪中臥了三天三夜,直到第4天才收到戰斗命令,但很多同志已經凍死,周全弟自己全身被嚴重凍傷,他聽到沖鋒號響起,卻怎么掙扎也動不了。在被送回后方以后,醫護人員將其雙手從前臂處、雙腿從大腿根部進行了截除。16歲,比我們在座的大家都要小,我們在這個年紀時,大多正處在無憂無慮的中學時代。可在70多年前,就是這樣一群風華正茂的年輕人,為了“讓后代不用再打仗”,義無反顧的踏上了異國的雪原。今年國慶檔《長津湖》爆火,微博上一段影評被頂上了熱搜:“電影結束后,等了十幾分鐘沒有彩蛋。走出電影院看到外面燈火闌珊,高樓林立,熱鬧非凡。想來便是最好的彩蛋。”是的,我們今天的太平盛世就是當年那些先輩們趴冰臥雪一去不歸的最深動力。抗美援朝戰爭打響前,美軍就敢肆無忌憚的轟炸我國邊境,蘇聯還在圖謀我們的港口和南滿鐵路,世界群雄也沒有將初生的新中國放在眼中。憑借抗美援朝戰爭,我們打破了美軍的不敗神話,打來了蘇聯156個援助項目,打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赫赫軍威。這一仗也使我們深深地明白了,和平生于斗爭,軍強方可御辱。走向“C位”,靠的是軍隊強大的實力,更是我們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戰斗精神!
…… 此處隱藏2549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