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1025:專題黨課:用心用情講好紅色故事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1025:專題黨課:用心用情講好紅色故事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專題黨課:用心用情講好紅色故事 ?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同志們:
2023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發表重要講話中,提及了“內蒙古第一批共產黨人”“齊心協力建包鋼”“三千孤兒入內蒙”等紅色故事,并指出,在黨史學習教育中要用好這些紅色資源,組織廣大黨員、干部重點學習黨史,同時學習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做到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這是怎樣的三個紅色故事?下面我與大家共同回顧學習一下。
故事一:內蒙古第一批共產黨人
說到內蒙古產生的第一批共產黨人,不得不提到坐落于北京市西城區小石虎胡同的一處古建筑——國立蒙藏學校舊址,這里曾是內蒙古革命的搖籃。
成立之初,該校是為蒙古族、藏族等少數民族子弟就讀而設立的民族中學,1918年開始招收專科學生時,改稱蒙藏學校。“五四”運動后,蒙藏學校曾因經費困難一度停止招生,直到1923年才恢復招生。
這一年,曾在該校讀書并參加過“五四”運動的蒙古族青年榮耀先以先期學生的身份,在內蒙古地區廣泛動員蒙古族青年學生到蒙藏學校讀書。吉雅泰、多松年、云澤(即烏蘭夫)等30多名蒙古族學生奔赴北京求學。
這是當時集中在北京的人數最多的一批蒙古族青年。這些蒙古族青年學生大多來自貧困家庭或參加過一些早期愛國運動,他們十分珍惜學習機會,認真而刻苦。在時代洪流的沖擊下,他們開始參加各種革命活動,在尋求民族解放的道路上探索前進。
1923年秋,作為當時中共北方區委的領導人,李大釗陸續派鄧中夏、趙世炎等人到蒙藏學校開展革命工作,宣傳馬克思主義。李大釗還曾親自到蒙藏學校,深入學生宿舍,與蒙古族青年交談,鼓勵學生們尋找救國和民族解放的道路。內蒙古的革命火種從蒙藏學校點燃。
從1924年下半年開始,蒙古族革命青年中的先進分子多松年、李裕智、孟純、奎璧、吉雅泰、趙誠、佛鼎、烏蘭夫、云潤、高布澤博、云霖、朱實夫等陸續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們就是黨的歷史上第一批蒙古族黨員。
在黨的精心培養下,內蒙古的一些早期共產黨員逐漸成長為率領群眾英勇斗爭的年輕領導人。在殘酷的革命斗爭中,他們不畏艱險、不畏犧牲,用青春與熱血喚起了成千上萬人民群眾的覺醒。
故事二:齊心協力建包鋼
翻開1959年10月16日的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就是《包鋼舉行一號高爐出鐵盛典》的新聞。
…… 此處隱藏3901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