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1225:(3篇)鄉村振興專題黨課講稿范文》,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1225:(3篇)鄉村振興專題黨課講稿范文》。
鄉村振興專題黨課講稿范文
(3篇)
[篇1]鄉村振興專題黨課講稿
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西部協作扶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決策部署,堅持以產業幫扶為突破口開展精準幫扶,抓好抓實抓細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的脫貧攻堅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目前,該區投入幫扶資金1.5億元,實施重點產業項目40余個,帶動1241個貧困人口發展產業增收,35個貧困村貧困戶人均年收入從幫扶前不足3700元增長到近9000元,增長幅度達2倍以上。
一是創新村集體經濟運作模式,實現長遠發展。借鑒該區21個行政村改制村經濟發展公司的成功經驗,在各貧困村推行公司化運作模式,創新村公司+合作社+農戶發展方式,助力貧困村脫貧攻堅。由經濟聯合社和村民生產合作社擔任股東,全體村干部及村民小組長按所占股份共同行使股東權力,其中經濟聯合社占股60%,所得利潤全部用于貧困戶脫貧和集體公益項目;生產合作社占股40%,代表全體村民的利益。通過股權激勵機制有機結合外部幫扶和內在動力,激發村民脫貧致富動力和熱情,有效盤活產業,推進村集體經濟長遠發展,如興寧市寧中鎮石嶺村成立了全省首個貧困村經濟發展公司,引進優質水稻和蓮藕種植,推出無公害農特產品,注冊石嶺情商標,打造成熟穩健的產業鏈。
二是開拓飛地經濟捆綁模式,破解發展難題。探索實施飛地經濟捆綁模式,在貧困村之外物色產業合作項目,引導企業與貧困村開展股份制合作,優化利益聯結機制,通過專業合作社直接入股企業的方式與企業捆綁發展,實現企業增效與村集體經濟增長互利共贏,破解部分貧困村地理位置偏僻、自然資源匱乏等發展難題。如興寧市永和鎮石陂村、仁里村、新寨村、林場村等4條村,分別以專業合作社與興寧市熙和灣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利用該集團在資金、管理、銷售、土地及市場的優勢,種植果樹1200畝、養殖水產品500畝,構建以柚子、百香果等連片果園為主題的農家公園,承接親子游、自駕游等活動項目;合作期間,貧困村享受年收益10%的固定分紅,貧困戶優先在柚果基地就業,確保穩定長效的收益。
三是構建綠色產品供銷模式,打造品牌效應。實施品牌強農戰略,圍繞無花果、水稻、紅薯等特色農產品,協助開展商標注冊和無公害農特產品認證,樹立品牌優勢。暢通產供銷渠道,采取定向采購方式,引導村公司與貧困村建立長期穩定的產銷關系。通過精選谷種、改進種植技術、提高運輸效率、產品多元化等措施,提升農產品品盾。形成自好的口碑效應。開展山估出山行動,利用廣博會、天河花市燈展、客商大會和食博會平臺,開展興寧農特產品推介,協調該區沙河街供銷社龍口東農貿市場免費提供3個檔口和1個鋪面,作為興寧市優質農產品銷售、宣傳、推廣平臺。目前,該區幫助貧困村注冊石嶺情華唇塘等品牌商標,其中石嶺情系列農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年營業額逾25萬元;華唇塘推出無花果、水稻、紅薯等系列優質無公害農產品,帶動44戶貧困戶133人實現增收。
…… 此處隱藏5018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