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1225:微黨課講稿:傳承紅色文化基因,重溫沙陂革命精神》,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1225:微黨課講稿:傳承紅色文化基因,重溫沙陂革命精神》。
微黨課講稿:傳承紅色文化基因,重溫沙陂革命精神
江西是紅色革命的搖籃,孕育出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等大家熟知的革命精神。在我們所處的新余,同樣有許許多多的革命故事值得我們去了解,現在我所處的就是位于水西鎮沙陂村的紅三軍團指揮部舊址,今天我要講述的是水西紅色名村沙陂的革命故事。
1930年10月25日至30日,毛澤東同志在距此14公里外的新余陳家鬧主持召開了紅一方面軍總前委與江西行委的聯席會議,史稱"羅坊會議"。羅坊會議在中國共產黨的革命進程中,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會議及時糾正了紅軍和江西黨內的"左"傾錯誤,統一了紅一方面軍和江西黨的思想,使紅軍從理論和實踐上擺脫了"左"傾錯誤,停止了進攻南昌、九江等中心城市的軍事冒險行動,確定了毛澤東提出的"誘敵深入"的作戰方針。羅坊會議對于"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理論和毛澤東思想的形成及紅軍戰略戰術原則的形成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羅坊會議的順利召開,離不開紅三軍團在沙陂的革命活動。1930年10月初,由毛澤東、朱德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在抵制中央負責人李立三左傾冒險主義行動方針后,因二攻長沙未遂,決定移師江西,經萍鄉、宜春沿河兩岸而下。在宜春召開袁州會議后,另一軍團攻打吉安,三軍團在袁河北岸主要渡口阻擊援敵,沙陂村渡口作為袁河在新余境內的一個重要渡口而被選為紅三軍團的指揮部。沙陂鬧也為三軍團籌糧籌款、招兵發揮了重要作用。
紅三軍團在沙陂期間,留下了許多暖心動人的小故事,比如《一件棉大衣》的故事。紅三軍團當時在彭德懷的率領下駐扎沙陂,受到了當地群眾的擁護和歡迎。有一位叫顧厚英的農戶在歡迎紅軍返回家中的途中,突然暈倒在自家門口。當時正值秋冬,寒冷的氣溫加上饑餓使得顧厚英站立不穩、暈倒在家門口。正好彭德懷深入農戶調查路過這戶人家,看到暈倒的顧厚英,立即叫來衛生員為她診斷,并叫警衛員拿上自己的棉大衣給她披上。面對陌生人為她披上的棉大衣,顧厚英熱烈盈眶連忙推辭,彭德懷安慰她道:“大嫂,你好好穿上吧,你的家人們還等著你的好身體哦。”第二天,彭德懷還放心不下,請了衛生員到顧厚英家去看一看,又過了一天,又帶著衛生員親自到顧厚英家來詢問病情。得知眼前多次關心自己的彭德懷是個當官的,顧厚英感激的熱淚直流、說不出話來。在軍團醫生的悉心照顧下,顧厚英很快痊愈了,可以參加勞動了。當紅三軍團離開時,她提著雞蛋、蔬菜來到彭德懷三軍團駐地,把雞蛋和蔬菜放在駐地,不顧紅軍的推辭、拒絕了警衛員的給錢,顧厚英對彭德懷說:“怎么能報答您的關懷,我永遠不會忘記您和紅軍的”
今天我們重溫沙陂革命故事,就是要傳承紅色基因,從黨的光輝歷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我認為沙陂革命故事給了我們三個方面的啟示:
一是要堅定理想信念,永遠跟黨走。
…… 此處隱藏881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