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0630:錘煉黨性修養,筑牢信念之基,爭做助推公司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在公司黨課上的講話》,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0630:錘煉黨性修養,筑牢信念之基,爭做助推公司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在公司黨課上的講話》。
同志們:
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也是推動“一體四翼”發展布局,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企業的關鍵之年。踏上新的趕考之路,面對時代、面對公司賦予我們新的歷史使命,需要我們樹立更高的黨性標準和要求,把加強黨性修養作為終身必修課,煉就“金剛不壞之身”,以崇高的黨性堅守初心、接續奮斗,奮力助推公司的高質量發展。
下面,我就以《錘煉黨性修養,筑牢信念之基 爭做助推公司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為題,從正確理解黨性和黨性修養的深刻內涵;當前部分黨員干部黨性修養方面存在的問題;如何錘煉黨性修養,筑牢信念之基這三個方面為大家講授一堂黨課。
一、正確理解黨性和黨性修養的深刻內涵
“黨性”是馬克思主義黨的建設理論史上一個極其重要的術語,這一術語源于馬克思、恩格斯的經典文獻,他們所指“黨性”主要是指理論和政治活動的階級性?!包h性”這一術語內涵的基本定型始于列寧,他所指“黨性”既是研究方法上對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對立的自覺,同時也用來描述黨員對黨的組織的態度。
在中國共產黨建設的理論文獻中,“黨性”術語正式形成于延安時期。1941年7月,中央政治局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增強黨性的決定》,要求全黨同志加強鍛煉黨性、提高黨性、培養黨性,保證全黨統一意志、行動和紀律。為了增強黨員黨性,任弼時撰寫了《關于增強黨性問題的報告大綱》,毛澤東《反對自由主義》、陳云《怎樣做一個共產黨員》等著作,都闡述了黨性問題。而黨性修養這一概念最早由劉少奇同志1938年在澠池縣八路軍兵站舉辦中央六屆六中全會精神特訓學習班上提出,“黨性修養”這個概念非常巧妙地把馬克思主義“黨性”理論與中國傳統“修養”文化揉和鍛造在了一起,是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化本土化的杰出體現。
(一)黨性的內涵
黨性,通俗理解其實就是一個政黨所固有的某種或某些屬性與特性。這些屬性從根本上決定了該政黨是此黨而非彼黨,外在表現為該黨與其他政黨的差異。顯然,理解黨性需從認識政黨開始。眾所周知,政黨是一定階級中的先進分子或精英人士組成的在共同的政治綱領引領下,為奪取或者鞏固政權而組成的政治集團或者政治組織。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馬克思主義的無產階級政黨,其政黨黨性主要包括特征鮮明的三個基本的方面:
…… 此處隱藏8431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