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0414:黨課:中國共產黨人民觀的百年歷史演進及基本經驗》,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0414:黨課:中國共產黨人民觀的百年歷史演進及基本經驗》。
黨課:中國共產黨人民觀的百年歷史演進及基本經驗
“民者,萬世之本也”。黨的XX大報告中,“人民”一詞被反復提及177次,足見二字分量之重,意義之大。“堅持人民至上”是黨百年奮斗的成功經驗,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最高價值追求。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與改革的接續奮斗中將中華民族的優秀政治文化和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相結合,始終堅持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為了人民,逐漸形成了一脈相承又各具特色的人民觀。回溯人民觀的百年演進歷史,有利于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變局中堅守初心使命,增進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精神動力。
一、人民革命觀:在革命救國的淬火冶煉中孕育形成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歷經大革命的洪流、土地革命的風暴、抗日戰爭的磨煉和解放戰爭的洗禮,這一時期既是中國共產黨人民觀的孕育形成期,又是人民革命觀的蓬勃發展期。毛澤東曾指出,“為什么要革命?為了使中華民族得到解放,為了實現人民的統治”。可見,“革命”是這一時期黨開展活動的主線索,黨也將“革命”與“群眾”“人民”相結合,構成了依靠群眾來革命、為了群眾而革命、全心全意為人民等極具時代特色的人民革命觀。
建黨初期,軍閥割據混戰,社會動蕩,民生凋敝,革命救國勢在必行。中國共產黨深知革命之必要,然力量之弱小、經驗之匱乏,迫使其加快尋求根本力量。這其中的杰出代表當屬毛澤東,在他學生時代執筆《湘江評論》雜志時就清晰而明確地指出:“什么力量最強?民眾聯合的力量最強。”1921年,黨在其第一個綱領中就發出“把工農勞動者和士兵組織起來”的號召,黨的二大也明確指出,“黨的一切運動都必須深入到廣大的群眾里面去”。大革命時期,軍閥混戰愈演愈烈,“打倒列強除軍閥”成為群眾訴求。共產黨人深入群眾、宣傳群眾,工農群眾運動不斷高漲,“依靠群眾來革命”的人民革命觀得以萌芽。伴隨國共合作的推進,1925年,毛澤東作《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從社會各階級的經濟地位入手深刻分析了中國革命的敵友問題,把農民作為無產階級最主要的同盟軍,明確了黨的領導力量和依靠力量。1927年,毛澤東在對湖南農民運動深入考察后,明確提出“沒有貧農,便沒有革命”,再次強調了農民是革命勝利的基本動力,“依靠群眾來革命”的人民革命觀初步形成。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在秋收起義后將部隊帶到井岡山,一線的革命斗爭和反復調查研究使他更深刻意識到必須心系群眾,緊緊依靠群眾,“為了人民而革命”的人民革命觀逐步形成。在井岡山的斗爭中,黨頒布了“三大紀律,六項注意”,后擴展為“八項注意”,同時致力于解決群眾的土地、生產、勞動、柴米油鹽等各方面問題,并初步實現了群眾擁有屬于自己土地的夙愿,“為了群眾而革命”的觀念得以充分實踐。黨既為群眾而革命,群眾亦會成為黨的堅強后盾。1934年初,第五次反“圍剿”已達數月之久,國民黨近百萬兵力的壓迫,加之黨內教條主義興起,反圍剿斗爭屢戰失利,有不少人對革命失去了信心,毛澤東卻堅定指出“真正的銅墻鐵壁是什么?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眾”,給全體黨員和紅軍指戰員以精神鼓舞。
…… 此處隱藏5598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