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寫材料用典】止者,所當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寫材料用典】止者,所當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
【例文】“止者,所當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則志有定向。”知止,守住道德底線,不越法紀紅線,便可以筑牢反腐的圍墻。觀看警示教育片可以發(fā)現(xiàn),那些被查處的腐敗分子說得最多的就是“悔不當初”。這些人在剛走上領導崗位,面對群眾進行廉政宣誓時也曾信誓旦旦,表示要做一個清正廉潔的好干部。然而在公與私、義與利、是與非面前,他們迷失了自我,在誘惑和利益面前不知止,最終跌入違法犯罪的深淵。(解放軍報《守住拒腐防變的防線》)
【典故】出自明代朱熹《大學章句》,止者,所當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則志有定向。靜,謂心不妄動。安,謂所處而安。
【釋義】意思是,知道要達到什么目標,立堅定的志向。
【賞析】知止是成功和失敗的分水嶺,守住道德底線,不越法律紅線,便可以筑牢成功的圍堰。知止的關鍵在于清醒,意念清醒才能克制私欲、從不逾矩,志向清晰才會志之所驅、不受干擾。上進、知止、守正,代表著人生的起點、拐點和支點,起點要高,拐點要慎,支點要牢,三者互為砥柱,互為護佑,一環(huán)環(huán)緊扣起來,人生畫卷展現(xiàn)的才會是絢麗圖畫,而不是污淖或者凌亂。如果把人生看成一輛駛向未來的列車,“上”好比油門,加油提速完全由自己來控制;“止”好比剎車,危險時刻如不當機立斷、緊急制動,結果就會車毀人亡;“正”好比方向盤,牢牢把好行駛方向,保持不脫軌、不跑偏,才能快速而又平穩(wěn)地抵達夢想彼岸。“身之主宰便是心。”守住拒腐防變的防線,須涵養(yǎng)知行合一的品質,既要在“知”上覺悟,更要在“行”上用力,持之以恒、堅持不懈,方能扎緊扎牢防微杜漸的“思想籬笆”。
【用法】主要適用于廉政黨課、警示教育講話,側重強調自律意識,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加強黨性修養(yǎng),注重小節(jié)細節(jié),防止“第一次”,扣好“每一粒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