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專題黨課(含PPT)重溫百年黨章,擔起群眾職責,匯聚萬眾一心砥礪奮進的磅礴偉力》,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專題黨課(含PPT)重溫百年黨章,擔起群眾職責,匯聚萬眾一心砥礪奮進的磅礴偉力》。
點此下載PPT
時代的洪流奔涌向前,鮮紅的黨章昭示未來。處于新的歷史方位,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開啟新的歷史征程,黨的十九大根據新形勢新任務對黨章進行適當修改,為這面高揚的旗幟增添新的思想光芒。新修的黨章,共修正107處,其中總綱修改58處,條文修改49處。其中,增寫一條規定黨支部地位和作用的內容,表述為:黨支部是黨的基礎組織,擔負直接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和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增寫這一條,對于重新定位黨支部的政治功能、充分發揮一線戰斗堡壘作用具有重大歷史意義和現實指導意義。
組織群眾是黨開展一切工作的政治前提。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依靠人民,力量源泉在于人民。其實當前,很多黨員干部對這句話的理解是不深的,或是理解得不透。從理論溯源上看,社會學認為,人民是有組織的群眾。有了人民,才有人民的公權力;有了公權力,才能按照“契約”賦予給政黨,政黨才能為人民管權用權。馬克思主義群眾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創造者”,群眾要被組織起來,參與到社會革命中去,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才能獲得社會經濟權利。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群眾的組織性是第一位的。從歷史演進上看,縱觀歷史就會發現,仕途起伏、朝代更替、國政興潛,其決定性因素都在于是否贏得民心。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羅馬暴君卡里古拉喻人民為牲畜、德國納粹視人民如群盲、中國封建統治者稱百姓為賤民,這些失民心、逆民意、悖民向的統治者、統治階級,最終都徹徹底底地被歷史碾過、被社會拋棄、被人民推翻。由此可見,一個政黨、一個政權,其前途命運就取決于民心向背。從正反對比上看,當年的共產黨與國民黨的根本區別是什么?就是國民黨要扮演“上帝”,給人民送“和平”送祈禱,而共產黨則要人民自己當“救世主”,自己去鬧革命、倒軍閥、均地權;國民黨在平民百姓中沒有根,而共產黨廣泛植根于勞苦大眾,始終與無產者打成一片;國民黨完成了“上層建筑”的改組,而共產黨完成了“下層階級”的改造,恰恰是對下層群眾的組織領導,才最終贏得了革命勝利。我感到,強化組織群眾意識,必須首先從端正站位、扭轉觀念做起,從骨子里、打內心上信仰群眾、信賴群眾、信任群眾。現在看,身邊一些不愿意接觸群眾、嫌棄群眾的領導干部,大都是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很有能耐,既有學歷、有能力、有權力,又高高在上、代表精英,大都把群眾看得很低很俗很煩,以致于出現“你是代表黨說話,還是代表群眾說話”的荒誕言辭。俗不知,我們本身就是一群眾、一子弟,一言一行、一事一物都是群眾培養、群眾供給。毛主席早就告誡我們,應當相信群眾,如果懷疑這條原理,“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因此,越是身居高位、身處要職、身負實權、身擔重任,越應該經常走土路到底層接地氣,帶著感情經常走、帶著問題及時走,越應該增“和氣”聚“人氣”。否則時間長了,必然脫離實際、脫離生活、脫離大眾,決策找不到方向、說話找不著邊際、干事找不對套路,最終導致群眾罵娘、自己遭殃。
…… 此處隱藏1571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