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專題黨課)尋根問道延安 紅色圣地取經 讓延安精神在擔當新時代新使命中永放光芒》,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專題黨課)尋根問道延安 紅色圣地取經 讓延安精神在擔當新時代新使命中永放光芒》。
同志們:
“幾回回夢里回延安,雙手摟住寶塔山”。延安是中國革命的圣地,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在建黨百年之際,在年終歲尾各項工作收尾收關之時,大家赴延安參加學習培訓,著實難得。千里北上,尋根圣地,一路行一路看,一路學一路思,一路悟一路省,進黨校聽黨課、走故道唱紅歌、登三山瞻遺址……巍巍寶塔山,悠悠延河水,一幅幅圖片,一段段影像,一個個數據,一場場思辨……所到之處、所見之物、所聞之聲,都有故事、都有歷史、都有精神。可以說,這是一次紅色之行、朝圣之路、回歸之程、尋根之旅,思想得到了全面洗禮、靈魂得到了全面凈化、黨性得到了全面錘煉。歷時五天,時間不長,感受頗深。下面,按照這次培訓的安排,我以《尋根問道延安, 紅色圣地取經,讓延安精神在擔當新時代新使命中永放光芒》為題,進行一次黨課輔導。
1935年10月,中央紅軍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征勝利抵達陜北,陜北自此成為中共中央的“落腳點”,也成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贏得抗日戰爭勝利、進而奪取人民解放戰爭勝利的“出發點”。十三載崢嶸歲月,孕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2020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考察時的講話,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要堅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廣大黨員、干部,用以滋養初心、淬煉靈魂,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黨性的差距、校準前進的方向。我覺得有三個直接的收獲:
一是任何時候不能忘了“根”。樹高千尺不能忘了根。“羊羔羔吃奶眼望著媽,小米飯養活我長大。”習近平主席曾說“陜北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的第二故鄉”,深切表達著對人民的感情、恩情和親情。革命年代“打江山”,人民是靠山。新的時代“坐江山”,人民依然是靠山。永遠不能忘記我們來自人民,是人民養育了我們,哺育了我們。
二是任何時候不能忘了“本”。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個本,就是我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延安棗園禮堂里高高懸掛的“為群眾服務”條幅,一直激勵著篳路藍縷的共產黨人與人民肩并肩、同患難、共生死。時刻都要清醒的記得我們“從哪里來,應該到哪里去”,失去了人民的擁護和支持,黨的事業就無從談起。
三是任何時候不能忘了“恩”。陜北民歌《東方紅》唱出了廣大人民最樸素心聲“共產黨象太陽,照到哪里哪里亮;那里有了共產黨,那里人民得解放”。曾經苦難才明白,沒有共產黨,哪有新中國。幾經風雨更懂得,跟著共產黨,才有新時代。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們要知黨恩、感黨恩、頌黨恩,從內心深處尊黨、愛黨、敬黨。
上世紀30年代,一本《紅星照耀中國》出版,向世界全面、真實地介紹了中國共產黨人革命奮斗的紅色故事。抗戰期間,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抵達充滿生機的陜北之后,發出了“中國的希望在延安”的感嘆。回望歷史,“到延安去”之所以會成為一代青年的心靈呼喚和強烈愿望,是因為那里有指引中華民族從苦難走向輝煌的“精神寶塔”。回望,是為了反思;回望,是為了向前。學習延安精神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延安精神的價值在于傳承。作為一名X機關干部,就是要在傳承延安精神中,學出政治信仰、學出為民情懷、學出責任擔當,在確立“三種意識”中,立起新時代X機關干部應有的樣子。
…… 此處隱藏1242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