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黨課講稿:“四力”齊發 涵養“好家風” 為凈化政治生態貢獻“家勁”》,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黨課講稿:“四力”齊發 涵養“好家風” 為凈化政治生態貢獻“家勁”》。
同志們: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和睦的家庭關系、嚴格的家教、良好的家風對于整個社會的和諧安定十分重要。領導干部樹立正確的家庭觀,對于建立良好的社會風氣和提高整個社會的道德水平,對于領導干部個人和黨的事業發展來說都具有重大意義。正因為如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明確規定,“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必須注重家庭、家教、家風”。那么,作為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如何涵養“好家風”呢?下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與大家共同學習交流。
一、要正確理解家庭教育的內涵與特點
2022年1月1日,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施行。家庭教育促進法體現了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立法目的,是一部調動全社會力量共同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法律,一部以立德樹人為主線的法律,一部促進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長的法律,也鮮明體現了家庭教育的內涵與特點。
按照家庭教育促進法的規定,家庭教育的主體是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及其他家庭成員,對象是未成年人。從空間上看,家教一般是在家庭范圍內,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家教是由家庭家族中的長輩隨時隨地有針對性進行的。從時間上看,家教是一個人從幼年開始接受的教育。幼年時期,人頭腦單純,好像一張白紙,畫下的痕跡是最深刻的;也好像一株幼苗,是容易塑造或矯正的。所以,一個人即使到了老年,青少年時期在家庭長輩面前所接受的教育都會記憶猶新。從范圍上看,家庭教育大都既有言傳又有身教,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由此可見,家教是父母長輩給予后輩的最無私的溫暖和最大的希冀,是家庭家族傳承給后代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由家教形成的生活習慣和行為規范或規矩,就是家風。有什么樣的家教,就有什么樣的家風。由家教形成的家訓家風是一個家庭家族治家經驗的總結,或者是對其他家庭家族治家經驗的借鑒以及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中國歷史上有過很多興旺發達的家庭,他們不僅家族興旺,而且為國家和民族作出了巨大貢獻。如“江南第一家”鄭氏家族,以孝義治家,其168條家規成為明代典章制誥的藍本。數百年間該家族人員173人為官無一貪瀆,以其清廉家風揚名于世。歷史上記載家教家風的家訓、家規、家范等,大都是由家庭、家族中有影響、有文化、有見識、有作為、有貢獻的長輩提出和形成并不斷完善,或印刷于書籍,或雕刻于石木,或撰寫于楹聯,更多則是口耳相傳。這些文字大都簡練易記,因青少年時期所學,一般永志不忘,終身受益,古今皆然。有什么樣的家教,就有什么樣的人。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回憶:“我從小就看我媽媽給我買的小人書《岳飛傳》,有十幾本,其中一本就是講‘岳母刺字’,精忠報國在我腦海中留下的印象很深。”這充分說明,家庭教育對于樹立青少年正確道德觀念、引導做人的氣節和骨氣,形成美好心靈,促進健康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要深刻領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風是一個家庭代代相傳沿襲下來的體現家庭成員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審美格調和整體氣質的家庭文化風格。好的家風引領人向上向善,不良的家風卻會敗壞社會風氣,貽害無窮。家風誕生于家庭,卻不局限于家庭,其形成和發展必須始終與社會風潮相適應,又潛移默化塑造著黨風,影響著國家治理。
…… 此處隱藏3052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