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黨課講稿:牢牢把握堅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場和價值追求》,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黨課講稿:牢牢把握堅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場和價值追求》。
同志們: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最堅實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氨仨殘猿秩嗣裰辽稀笔橇暯叫聲r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世界觀、方法論和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六個必須堅持”第一條,在其中具有基礎性、根本性的地位和作用。我們要深刻領悟、準確把握這一重要立場觀點方法,自覺踐行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堅定不移推進以人民為中心的中國式現代化。
一、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
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馬克思主義旗幟鮮明地站在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一邊,強調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馬克思主義政黨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興黨興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擁有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是我們黨堅定信仰信念、把握歷史主動的根本所在。黨領導人民依靠自身力量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深入回答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黨治國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時代課題,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同時,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過程中,賦予了馬克思主義鮮明的中國特色,使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這一人民所喜愛、所認同、所擁有的理論,擁有了更為堅實的歷史基礎和群眾基礎。
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黨的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黨自建立之日起,就確立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鐫刻在自己旗幟上,逐漸形成了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一百多年來,盡管黨的工作重心不斷發生變化,但始終把人民立場作為根本立場,把為人民謀幸福作為根本使命,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根本宗旨,人民至上、造福人民的執政理念始終沒有變,密切聯系群眾的工作路線始終沒有變。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和奮斗目標發生了變化,但我們的出發點落腳點,依然是一切為了人民、造福人民。
堅持人民至上生動體現了人民是推動歷史發展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觀。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同時也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我們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實維護人民根本利益,不斷增進民生福祉,努力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同時,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充分激發歷史主動精神,激勵廣大人民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努力實現全體人民共同享有的共同富裕。
二、人民至上是貫穿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的一條主線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推動我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在此進程中,人民至上的理念充分體現到黨治國理政各方面全過程。
…… 此處隱藏2223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