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關于商業銀行綠色金融運行機制構建調查與研究》,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關于商業銀行綠色金融運行機制構建調查與研究》。
建設和完善綠色金融體系,發揮綠色金融的資源調配功能進而促進經濟發展模式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近年來被列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綠色金融作為金融供給側改革與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要求金融機構將“綠色”理念嵌入其運營理念、戰略決策、產品創新等各個方面。但近年來部分金融機構缺乏綠色理念,以環保為名,逐利為實,持續為“兩高一剩”產業供給資金,致使綠色金融發展面臨“洗綠”“漂綠”及監管套利等問題。如何加快綠色金融體系構建、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增加綠色資金有效供給以及保障綠色資金發揮推動經濟發展模式和產業機構轉型的“綠色”效應是當前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重要課題。
一、我國商業銀行綠色金融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國綠色金融發展規模逐步擴展,并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支持綠色產業的發展。發展至今,我國綠色金融發展依然以傳統綠色信貸為核心,主要利用各種總量控制和限貸等方式來限制企業貸款。綠色金融項目在發展的過程當中以銀行金融機構作為其著重點,2013年末~2017年6月末,國內銀行綠色信貸規模從5.20萬億元增至8.22萬億元人民幣,如圖所示。節能環保項目和服務貸款余額由3.69萬億元增加到6.53萬億元。各種新能源產業領域的貸款余額也從1.51萬億元增加到1.69萬億元。我國綠色信貸得以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主要得益于銀行金融機構的支持,并且在綠色發展理念的影響之下,其整體銀行貸款結構呈現出了良性發展動向,但是其總量還受到一定條件的限制。總體而言,我國綠色信貸占據我國整體貸款數額的10%左右,在未來發展之中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一)綠色信貸
興業銀行最先采用赤道原則(theEquatorPrinciples,EP是由世界各方國際金融企業聯合在一起共同制定的綠色發展原則,其主要目的就是為監管項目融資環境和社會風險提供一個明確的標準。按照該項準則的基本要求,金融機構在進行項目投資的同時,要綜合針對其環境和社會影響的多種因素進行全方位評估,在必要的同時要充分利用各種金融杠桿,推動當地經濟發展)。2006年中旬,興業銀行和其他金融企業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并且以可持續性發展作為基本發展原則,在此基礎之上推出了創新型的“綠色信貸”項目,當時預計“十一五”期間發放100億元。
截止2018年末,興業銀行投入綠色金融融資總額16450億元,這就意味著節省了我國大約2959萬噸的煤礦,而且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消耗量,年節水量40922.72萬噸。針對涉及到“赤道原則”的整體項目投入了總資金1506億元,其目的在于對貧困地區進行精準的生態扶貧,并投入綠色金融扶貧貸款73.02億元。除此之外,諸如浦發銀行、民生銀行以及招商銀行等金融機構在綠色信貸方面也進行了積極的開拓創新,開展了綠色金融租賃項目、綠色金融企業信貸項目,在節能減排的信貸項目方面也進行了業務拓展,同時為其他類型的社會公共事業提供了豐富的綠色金融信貸服務。
(二)綠色金融理財產品
對商業銀行而言,從碳排放權的理財商品方面進行業務開拓,比如說在2007年8月份的時候,中國深圳發展銀行就推出了這樣一種理財商品,其突出特色就是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權相互關聯,主要開通了人民幣和美元兩種理財方向。從這之后各大商業銀行,包括交通銀行、光大銀行以及招商銀行等都在低碳理財商品方面有所涉獵。
二、我國商業銀行綠色金融面臨的困難
…… 此處隱藏7107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