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派駐紀檢組組長關于國有企業如何推進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思考與對策》,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派駐紀檢組組長關于國有企業如何推進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思考與對策》。
紀檢監察職能不僅是國有企業綜合治理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有企業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重要保障途徑。
國有企業作為一種生產經營組織形式,同時具有營利法人和公益法人的特點,具有黨的建設與生產經營融合發展的基本特質。生產經營管理是貫穿企業發展全過程的必備條件,既成熟穩定,又兼具創新發展。相對而言,紀檢監察工作的職能發揮仍受傳統管理模式、不健全體制機制、非專業人才隊伍等因素的制約。如何推進兩者在實際運行中的疊加作用,發揮“1+1>2”的新質效,已成為國有企業推進紀檢監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課題。
一、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現狀
自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黨中央對紀檢監察體制機制改革提出了規范化、法治化的要求。近年來,國有企業在深度探索“三轉”職能定位的基礎上,完成了紀檢監察專職機構、專職隊伍和專項履責的基本建設。部分企業緊扣大數據、信息化時代要求,緊扣紀檢監察的監督職責,建立了企業內部的智慧紀檢監察系統,實現了對企業主要往來賬務的在線監管與分析,實現了黨風廉政“一崗雙責”的落地,提升了監督執紀的精準性。也有部分企業建立了獨具特色的廉政文化,從思想引導、行為約束上建立起了大家共同遵循的價值觀、權力觀,達到了教育、保護、監督、懲處、震懾等多種效果。但在市場經濟主導下,企業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頻繁的經濟往來,往往會致使某些黨員干部或行使公權力人員利用監管盲區,鉆監管約束空子,冒“權利尋租”風險。由此來看,全面強化紀檢監察與生產經營工作深度融合已成為國企化解廉潔風險的重要途徑。
二、紀檢監察工作融入企業管理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難以把握兩者的契合點
國有企業管理涉及安全、生產、經營、黨建等多個方面,紀檢監察雖然履行對黨員干部和一切行使公權力人員的監督職能,但當下國有企業多注重于涉及財務及經營管理方面的監督,對公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方式多數還停留在教育引導、述職述廉和信訪舉報層面,致使部分黨員干部,尤其是一些身在一線行使公權力的人員,對違紀違法的短期成本和長期影響認識不足,極大可能帶來公權私用、以公謀私等貪腐行為。
(二)監督職能下探尚未觸底
從國有企業紀檢監察監督職能的作用發揮來看,存在一個明顯的“分水嶺”。中高層管理人員由于本身薪酬能夠滿足正常消費支出,并常態化地接受“打虎”“拍蠅”警示案例影響,相對拒腐防變思想較為前瞻,發生貪腐行為的概率呈遞減趨勢;一般管理人員由于直接參與經營性管理工作,往往受到私欲誘惑,極易造成權力迷失,形成“小鬼當家”等末梢腐敗的廉政風險。但由于國企紀檢監察的監督力量基本還處于摸索和成型階段,尚未形成全過程、各環節和全覆蓋的監督制約機制,將會造成階段性風險并存。
(三)專職隊伍監督能力較為薄弱
國有企業紀檢監察隊伍充實后的人員多是由從事黨建、行政甚至是生產專業口的人員轉職而來,對《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監察法》等專業性法律法規的知識儲備和運用能力欠缺,可以說是游離于“專業中的不專業”。而企業工作性質的不同,也對監督職能發揮提出了不同要求,沒有固定成型的經驗可以借鑒,貫通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能力的欠缺,造成監督人員雖滿腔熱情,卻面臨無從下手的苦惱和困惑,這也是國企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推進的關鍵堵點。
三、紀檢監察職能與企業管理相互融合的方法與途徑
(一)提高政治站位,強化頂層設計
…… 此處隱藏1729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