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醫院院長關于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思考》,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醫院院長關于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思考》。
衛生與健康事業關系億萬人民的健康,關系千家萬戶的幸福。黨的十九大決定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大任務,為新時代我國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貫徹落實好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這一重大任務,必須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圍繞醫改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力爭在基礎性、標志性改革上有新突破,實現體制機制的重構,發揮改革創新的強大力量。
新時期醫改面臨新任務與新挑戰
2009年以來,新醫改成效持續顯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得到有效緩解,2019年全國衛生總費用占GDP的比重為*.*%,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比重下降至**.*%,人均期望壽命提高到**.*歲,孕產婦死亡率下降至**.*/**萬,嬰兒死亡率下降至*.*‰,主要健康指標總體上優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世界銀行、世界衛生組織等聯合發布的醫改研究報告認為,“中國在實現全民健康覆蓋方面迅速邁進,醫改成就舉世矚目”。
進入“十四五”,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有了新期盼,對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有了新要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仍然面臨著一系列老難題和新挑戰。
我國慢性非傳染性疾病與新發傳染病雙重疾病風險因素疊加。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成為居民健康的主要殺手,中風、缺血性心臟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阿爾茨海默病成為居民死亡前五位的死因,疾病經濟負擔加重。新發傳染病如SARS、甲流、禽流感、新冠肺炎不斷出現,部分已消滅的傳染病死灰復燃,對人民群眾健康和經濟社會發展造成嚴重威脅。
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服務能力不強的問題依然存在。中西部地區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滯后于東部地區,農村地區優質資源短缺,基層服務能力不強,重治療、輕預防持續存在。尤其是公共衛生應急體系發展滯后,難以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需要。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暴露出我國衛生與健康工作在治理體系、治理機制與治理能力上存在短板與不足,急需通過深化改革加以解決。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必須按照健康中國戰略的總體要求,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人民利益出發謀劃改革思路,把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作為評價改革的重要標準,在鞏固前期改革成果、認真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圍繞制約衛生健康領域的體制機制障礙,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加快補齊短板和弱項,提高醫改政策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調性,增強制度化建設,把基本衛生健康服務體系建設得更加完善,進一步提高服務的公平性和可及性,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
堅持系統觀念,破解深化醫改難題系統觀念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十九屆五中全會把“堅持系統觀念”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五項原則之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統籌兼顧、綜合平衡、突出重點、帶動全局”,注重改革關聯性和各項改革舉措耦合性,實現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促進、在實際成效上相得益彰。既堅持全面系統推動,又以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突破為帶動,做到全局與局部相配套、治本與治標相結合、漸進與突破相銜接,這為我們深化醫改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是關于利益格局的重大調整,具有深刻的革命性,同時,由于醫藥衛生行業高度專業化、信息不對稱、涉及多方利益,改革難度大,是公認的世界難題,更需要堅持系統觀念,加強對醫改工作的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機制性重構、重點性突破,用中國方案破解醫改這一世界難題。有如下建議:
(一)堅持大健康理念,完善治理構架和制度設計
…… 此處隱藏1084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