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農村干部隊伍建設工作匯報》,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農村干部隊伍建設工作匯報》。
近年來,我縣堅持把加強村級干部隊伍建設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堅持簡便易行、程序合法、注重實效的原則,創新實施村民小組優化改革,積極破解村組干部職數過多、待遇偏低、結構不優、能力不強等問題,提升了農村干部隊伍建設質量,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一是堅持“五個不變”,高標準實施“雙減”改革。制定《**縣優化村民小組設置工作方案》,堅持“原村組隸屬行政村關系不變,原村組資產、債權債務不變,原村組農村林權、土地及其附著物、水利、資源等權屬不變,原村組村民享受的各項政策不變,原村組村民集體分紅不變”的“五個不變”原則,把“雙減”改革與資源布局、產業發展相結合,夯實農村發展最底部基礎。按照“不低于30%的比例縮減村民小組數量,不低于25%的比例減少村組干部職數”的標準,對常住在村100人以下或30戶以下的村民小組進行整合優化,大幅度減少村民小組數量。積極推行村級班子成員兼任村民小組長、村級班子成員交叉任職,大幅度精簡村級干部隊伍職數。改革后,全縣1056個村民小組優化調整為615個、精簡率41.8%,1759名村組干部縮減為1254名、精簡率28.6%,實現轄域相對擴大、人口相對集中、管理相對方便,持續優化村民基本生產生活空間。
二是突出“四個條件”,高質量推動結構優化。堅持年齡不超過60周歲、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具有主導產業、不屬于“兩頭跑”干部“四個條件”,全面優化村組干部隊伍結構。改革后,全縣494名村“兩委”干部平均年齡42.7歲,有主導產業的占比49.2%。新選舉產生的615名村民小組長,55周歲以下516名,占比由61.2%提高到83.9%;初中及以上學歷427名,占比由39%提高到69.4%;有主導產業的村民小組長占比由29.5%提高到44.6%,全縣村組干部隊伍大幅度實現學歷年齡“一升一降”目標,村組干部的創新思維、履職意識、帶富能力、綜合素養顯著提升,為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
三是配套“兩個辦法”,大幅度提高待遇補助。出臺《**縣關于調整村級運轉經費和村干部補貼標準核算的實施辦法》和《村干部目標績效考核辦法》,將村民組長、村婦聯主席、村級班子委員待遇補貼全部納入縣財政預算,推動村干部待遇補貼與績效考核掛鉤,進一步提高村級運轉經費和村級干部待遇補貼。改革后,村級運轉經費由每村每年3萬元增加到4萬元;村黨支部書記兼任村委會主任每年補貼由36000元增加到48000元;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每年補貼由3000元增加到7200元。新增加村黨支部副書記、村委會副主任每年補貼2.4萬元,村民小組長每年補貼由1200元增加到6000元,實現村級運轉經費投入和村級干部待遇補貼“雙提高”。各鎮街結合實際,按照基礎補貼與績效補貼4:6的比例,落實差異化待遇補貼,全面激發村組干部工作積極性和干事創業熱情。
四是建立“四類機制”,激勵村干部擔當作為。建立村干部管理制度,制定《**縣村干部管理辦法》,完善村干部“小微權力”清單和村干部“兩頭跑”、無產業、年齡界限三張負面清單,實行崗位目標責任管理,推動村干部履職盡責。建立村黨組織書記任期承諾和帶頭發展產業承諾制,圍繞“十四五”末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萬元的目標向黨員、群眾作出承諾,對不能按期完成承諾的進行組織處理。建立村干部教育培訓制度,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每年至少對村干部進行一次全員輪訓,分批次組織村級帶頭人赴發達地區舉辦鄉村振興素質提升專題培訓班5期,提升履職能力。建立完善村干部獎懲激勵機制,把村干部履職成效作為評先樹優、公務員考錄推薦等主要考量條件,與加大從優秀“一肩挑”人員中選拔鄉鎮領導班子成員、選樹鄉村振興擔當作為好支書結合起來,激勵村干部積極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