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網格員隊伍建設工作匯報》,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網格員隊伍建設工作匯報》。
今年以來,我縣著眼網格隊伍實質作用發揮的“后半篇文章”,持續抓隊伍、強數智、重激勵,重塑網格治理理念、服務模式和運轉機制,激活網格智治“一池春水”。
一、強化隊伍建設,做到質量和數量“兩優化”。幫帶培訓提質量。推行網格員“老帶新”幫帶機制,推選出355名經驗豐富的網格“老手”與535名網格“新手”結成為期半年的幫帶關系,幫助初任網格員迅速進入角色。以“縣級示范輪訓+鄉鎮全員集訓”搭建**網格大講堂,開展集中教學、現場觀摩、實戰演練等多場景培訓,分批分類提升專職網格員業務能力。7月份以來,已開展相關培訓37場、覆蓋1976人次。準入核定明職責。建立健全網格事項準入清單,在梳理4大類33項工作事項和網格十類高頻事件的基礎上,以“每日、每周、每月”為節點細化工作職責,實行事項準入聯審和動態調整機制,做到“清單之外無事項”。如10月份,將除險保安和疫情防控作為網格的核心工作,排查出風險隱患1224個,有力護航黨的二十大。儲備延伸擴隊伍。按照專職社工招聘掌握一批、鄉鎮村社排摸一批、社會組織推薦一批等方式,建立由鄉鎮臨聘人員、村社干部及志愿者等人員構成的200名左右網格力量動態“儲備庫”,確保網格隊伍穩定。充分發揮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應急救援組織等隊伍熟悉地域環境、工作時間靈活的崗位特點,組建一支80人的流動網格員隊伍,明確安全隱患排查、社情民意收集等五大職責,落實20萬元補助經費,延伸網格治理觸角。
二、聚力數智變革,做到減負和賦能“兩手抓”。需求導向做“減法”。試點開展基層網格APP整治工作,梳理出16個網格人員在用的各級APP,通過談話調研、大數據分析等方式綜合研判,分類給予關停應用或相關功能模塊、優化服務功能等處置。問題導向做“加法”。針對網格隊伍調度難、活力激發難等問題,創新開發“黨建統領·先鋒先行”數字場景,將全縣5.2萬余名黨員、網格員、志愿者等“先鋒”其與組織關系所在村(社區)、居住地所在小區、包聯掛鉤網格進行“三個關聯”,構建“需求發布—任務領取—評價積分—運用獎懲”的閉環機制。自場景上線以來,已成功發布任務1.4萬余個,吸引7.2萬人次參與,累計服務群眾23.7萬余人次。集成導向做“乘法”。依托全省率先實現數字門牌、數字微網格縣域“雙覆蓋”的堅實基礎,貫通公安、民政、市監、衛健等多部門數據的基礎信息體系,校核歸集數字門牌42.5萬戶、住戶84.9萬人,重點經營主體2.9萬家、員工13.1萬名,對縣內自建網格應用優化整合集成到**數字網格系統,做到業務協同、數據共享,實現網格事件、任務“一平臺流轉,一終端管理”。
三、完善成長體系,做到精神和物質“兩激勵”。差異化考評。建立健全網格員亮牌上崗、晝談夜訪、“日記錄、周總結、月會商”等7項制度,推行差異化考核和“1+3+N”網格捆綁考核辦法,根據網格任務量、工作完成率、群眾滿意度,對全縣網格按照好、較好、一般三類按比例給予分類定檔,差異化給予工資報酬,做到“做多做少不一樣”“做好做壞不一樣”。常態化比拼。搭設網格隊伍“月排名、季評星、年打擂”比拼機制,每月對網格實行績效量化考核、剛性排名,每季度由鄉鎮開展一次星級評定,年終組織獲評過“五星級”的網格員打擂,評選出年度十佳網格員,開設專欄宣傳報道,給予每人1萬元的獎金,樹立爭先創優的濃厚氛圍。梯度化培養。拓寬網格員上升通道,推行“把優秀網格員培養成黨員,把黨員網格員培養成二級(網格)黨支部書記、把支部書記網格員培養成村社主職干部”三級培養機制,近半年時間已有17名專職網格員因表現突出被確定為黨員發展對象。每年拿出不少于5個名額選拔一批優秀網格員進入事業單位、國有企業,進一步調動網格隊伍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