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工作匯報》,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工作匯報》。
近年來,我縣在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同時,積極探索發展集體經濟,構建起組織發動、政策推動、主體帶動、資源聯動和創新驅動的“五動”方式,實現改革與發展協同聯動。截至2022年9月,全縣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為2632.30萬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5.7%。
一、強力組織發動
一是組織健全強引領。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和集體經濟發展工作,專門成立了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縣長和分管副縣長任副組長、各相關單位主要負責同志任成員的改革領導小組,建立了縣級督導指導、鄉鎮組織實施、村級具體落實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
二是部門帶頭抓示范。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制定村級集體經濟“消薄”工作方案,建立部門、企業“2+1”聯建共建機制,統籌安排一批縣直機關、事業單位和基礎條件較好、社會責任感強的國有企業、兩新組織作為后盾單位,與“薄弱村”結成黨建聯建共同體,做到黨建活動同辦、資源信息同享、“消薄” 責任同擔。到2022年9月,全縣所有“薄弱村”實現全面清零。
三是現場點評增動力。縣委組織部把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鄉鎮考評的重要內容之一,動真格不留情面,要求各鄉鎮對照考評意見查擺問題責任、制定整改方案、提升發展實效,促進各鄉村將工作壓力轉化為發展動力。
二、配套政策推動
一是土地支持政策。選擇有條件的鄉鎮規范開展增減掛鉤試點工作,每年預留不低于5%的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優先用于支持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發展。
二是資金投入政策。2019年至2022年,爭取中央、省、市級財政資金2160萬元,縣財政配套140萬元,支持采取農業生產經營股份合作、資源利用、提供服務、物業管理、混合經營等方式發展村級集體經濟。
三是發展激勵政策。縣財政每年安排一定數額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資金,對集體經濟發展較好的村給予財政獎扶。經集體成員大會討論通過,可提取當年村級集體經濟經營純收益新增部分的10%至20%用于經營管理人員工作考核激勵報酬。
三、多元主體帶動
一是支部帶動。全面推廣“支部建在產業鏈上”方式,大力支持和鼓勵村集體經濟組織興辦民俗旅游、種養殖等發展項目。
二是專業合作社帶動。村集體以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等參股農民專業合作社,參與盈利分紅。新市鎮丁家垅村自2020年開始,將政府撥款形成的生產設備出租給水稻專業合作社使用,在增強合作社產業發展能力的同時帶動促進集體經濟每年增收4萬元。
三是龍頭企業帶動。開展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1”或“1+N”結對幫扶,2016年以來,全縣有51家龍頭企業和80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采取“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專業合作組織+基地+農戶”等模式帶動集體經濟發展。桃水鎮竹如山村與株洲市香山軒油茶加工公司合作,集體經濟年增收3萬余元。
四、內外資源聯動
一是激活集體內部資源。通過整合集體的建設用地、房屋、資金和農民的耕地、閑置宅基地和農房等資源資產,促進集體經濟增收。全縣有85個村通過出租集體土地、林地、山塘等獲得集體收入,增收364萬元;有86個村通過盤活閑置房屋、廠房、老舊學校等獲得集體收入,實現總收入219萬元。
…… 此處隱藏380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