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農村集體經濟合同規范工作匯報》,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農村集體經濟合同規范工作匯報》。
今年以來,我區為進一步提高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制度化和規范化水平,堅持高起點開局、高標準要求、高質量推進,實施“三線工作法”,扎實開展清理規范農村集體經濟合同專項行動,助力村集體收益實現新提升。
一、標定行動“起跑線”。成立由區委書記、區長任雙組長的領導小組,安排28名區領導包鄉聯村,全力抓配合、抓覆蓋、抓落實。建立由常委組織部長任主任的工作專班,下設綜合協調、土地管理、司法保障、紀檢監察等7個工作組,聘用1個職業律師團隊負責法律咨詢與服務。區委組織部等11個相關部門統一安排調度,密切協調配合,劃片督促指導。區、鄉鎮分別召開會議,直接動員到村一級,廣泛發動、鼓舞士氣。堅持以需求為導向,聚焦業務弱項和經驗盲區,先后2次開展專題培訓,打造一支懂政策、有方法、講原則的骨干隊伍。建立“日報告、周調度、隨機抽查”制度,每周四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集中調度,不定期一線推進,嚴把時間節點和進度質量,對進展緩慢的鄉鎮,把脈會診找原因,確保全區統一步調、一體推進。
二、規范行動“流程線”。堅持以“三冊一書一本一賬四合同”為標尺,推動流程標準化、操作規范化、管理精細化。“三冊”,即政策匯編成冊,將有關土地法律政策輯印成冊,提供基本遵循;操作流程成冊,對全面排查問題、精準分類處理、依法依規簽訂、規范錄入平臺等環節細化分解,形成規范的操作流程,作為行動的“參考書”;案例總結成冊,將有代表性的典型集中收錄,作為鞏固成果、警醒干群的重要資料。“一書”,即《清理規范專項行動告知書》,張貼在村黨群服務中心、街巷口等顯著位置,廣泛宣傳清理規范的目的意義、責任義務,營造濃厚氛圍。“一本”,即統一印制《四議兩公開》記錄本,用于規范記錄清理研判、協商解決、招投標等民主決策程序,將決策曬在陽光下,保障廣大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一賬”,即農村集體經濟合同清理規范日報臺賬,各鄉鎮每日如實統計摸排和規范情況,作為周調度和日常考核排位的依據。“四合同”,即農村土地經營權出租合同、土地經營權入股合同、集體土地租賃合同和集體資產租賃合同,由區統一制定合同范本并編號,規范簽訂程序,有效解決清理規范工作中“劃線”不一、標準各異等問題。
三、行動提效在“第一線”。實行“區級整體推進、鄉鎮主導實施、村級具體落實”三級聯動工作機制,邊摸排邊清理、邊清理邊規范。抓住關鍵打基礎。協調相關職能部門集中提供土地確權集體機動地數據和“三調”數據,并走訪老干部、老黨員、小隊長等,逐項逐類摸清地塊屬性、產權歸屬和發包情況,為清理認定提供有力參照。聚焦難點找突破。每個鄉鎮確定1至2個重難點村,以專項突破帶動全面鋪開。南韓村鎮西原村通過摸排走訪、公開公示、重新發包后,將村南21.81畝集體土地承包期限由20年規范為3年一簽,租賃費由1300元/年規范為4.2萬元/年,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創收4萬元;石井鄉探索開展規模化經營模式,將223塊、410畝分散土地整合為3大片區,在區產權交易中心公開招標后,每年增收25萬元,實現了規范一起、帶動一片的良好效果。創新舉措助增收。堅持清理規范與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有效銜接、同步推進,對清理出的集體資源提出保持和擴大規模經營、不提倡分包到戶的建議,倡導通過股份合作、“社村共建”“集中連片”參與農業社會化服務等模式帶動集體經濟發展。截至今年9月,全區共規范完善合同6956份,增加集體收益1585.29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