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法院基層矛盾調處經驗材料》,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法院基層矛盾調處經驗材料》。
近年來,市法院將訴調對接與訴源治理結合,堅持“糾紛預防+聯(lián)動解紛”的工作思路,以“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建設為載體,用好“三化”措施,加強前端治理、減少案件增量,構建具有邊疆特色訴調對接新模式。2020年,**中院獲評“全國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先進單位”。2022年1月至11月,全市法院訴前委派調解案件9341件,調解成功6027件,同比2020年分別增長13.33%、43.91%,新收案件32804件,同比下降5.50%;案件平均調解時長8天,較往年縮短4天,訴源治理成效明顯。
一、完善“網格化”基礎,筑牢糾紛化解“防護網”
一是創(chuàng)建網格化基層治理體系。全市法院設立22個派出人民法庭、17個巡回法庭、15個訴調對接點、80個訴訟服務站、法官工作室,掛牌成立852個“一村一法官”聯(lián)絡站,形成“上下統(tǒng)籌、條塊融合”解紛網絡,實現司法服務與矛盾糾紛化解全覆蓋。
二是打造邊疆民族特色法治教育基地。全市法院因地制宜,開展法治教育基地建設。依托集駱越文化、邊疆特點與法治元素為一體的**法治廣場,通過面向法治廣場的訴服中心外墻LED顯示屏滾動播放法治類宣傳視頻,打造**法治宣傳“新地標”。在邊境法庭建設7個融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習近平法治思想+民族文化+愛國主義”主題教育功能的法治教育基地,如扶綏東門法庭建成“壯美扶綏”法治教育基地、憑祥夏石法庭建成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寓法于教,不斷提高邊疆群眾法律意識、愛國意識。今年7月,**市中級人民法院“邊疆民族地區(qū)多元解紛特色項目”獲評全國法院文化建設特色項目。
二、注入“多元化”力量,增強糾紛化解“合心力”
一是夯實多元解紛制度根基。出臺《全市法院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實施細則(試行)》《關于委派、委托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涉訴民事糾紛的實施意見》等45份多元解紛制度文件,全面規(guī)范訴前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流程、相關方權利義務、溝通協(xié)調機制、人員經費保障事宜,確保第三方參與訴前調解制度落地。
二是構建“大調解”格局。針對當前婚姻家庭、機動車交通事故、勞動合同糾紛、金融糾紛、知識產權糾紛案件多發(fā)態(tài)勢,與司法局、銀保監(jiān)會、貿促會、工會、海關等20余個部門、行業(yè)協(xié)會組織簽署訴調對接協(xié)議,在綜治中心、保險協(xié)會、商會等地設立15個聯(lián)動化解工作室,充分發(fā)揮部門、行業(yè)協(xié)會職能優(yōu)勢,妥善化解各類矛盾糾紛。2022年通過金融糾紛調解委員會調解案件1348件,調解成功率54.67%。
三是優(yōu)化訴調對接機制。吸納熟知邊境風土人情的“族老”、網格員、護邊員、邊防協(xié)管員等各行業(yè)232名特邀調解員和53個調解組織入駐人民法庭調解平臺,實現調解平臺對各邊境村屯和少數民族村全面覆蓋。在訴訟服務中心劃定訴調對接區(qū)域,內設律師工作室、第三方調解室,配備“調解+速裁”團隊,對訴至法院的矛盾糾紛,引導當事人先行調解,實現從“訴訟案件”到“調解案件”無縫對接。今年以來,全市法院訴前調解分流案件9341件,占一審民商事案件53.69%,同比增長4.95%,調解成功6027件,調解成功率64.52%。
三、發(fā)揮“信息化”效能,跑出糾紛化解“加速度”
一是組建“線上解紛”網絡。設立多元化遠程調解中心,推進在線音視頻調解。將各人民法庭、法官工作站、法官聯(lián)系點工作與調解平臺對接,搭建“在線多元解紛工作平臺”,做到基層力量全覆蓋,實現預警、分流、調解、司法確認、進展跟蹤、指導督辦全流程在線辦理。2022年1月至11月,全市兩級法院音視頻在線調解案件3299件,占調解案件總數33.10%。
…… 此處隱藏402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