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基層矛盾糾紛調處經驗材料》,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基層矛盾糾紛調處經驗材料》。
今年以來,我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探索新時代群眾工作的途徑和辦法,在全市推行“四聯調解”工作法,控源頭、暢渠道、聚合力、解民憂,更好地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區)、大事不出鎮(街道)、復雜疑難問題不出市域”。
一、開展“網格調解”,將微小矛盾糾紛化解在組戶。根據村、社區布局和人口狀況,制定全市《健全城鄉網格化管理服務機制的實施方案》,建成由村、社區黨支部書記擔任網格長的一級網格215個,由村民小組長、城市社區干部擔任網格長的二級網格1393個,由黨員、“兩代表一委員”、五老鄉賢等擔任網格員的三級網格6709個,以一級二級網格長為主,定人定崗定責,把工作下沉到每個村(居)民小組、樓棟、家戶,源頭排查化解矛盾糾紛,暢通“微循環”,讓“小網格”釋放“大能量”。逐格排查明民情。針對村(社區)、組、家戶情況,按照一格一冊、一戶一檔,建立“民情檔案一本賬”,將易產生家庭矛盾、鄰里糾紛等重點家戶,老訪戶、“三失人員”、精神障礙患者,社區矯正人員等重點人群,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等弱勢群體納入重點關注對象,以便矛盾問題早發現、快解決。入戶走訪解“疙瘩”。網格長定期不定期帶隊進網走訪,嘮家常、送溫暖、聽民聲,發現不穩定因素,及時疏導化解,解開群眾心中“疙瘩”。對一些家戶苗頭性矛盾隱患開展風險評估預判,及時納入服務管理視線。同時,充分發揮村(社區)民輔警、社區工作者、婦聯干部、志愿者等作用,常態化入戶走訪,及時發現和解決矛盾糾紛風險隱患。對家戶、鄰里等表現出來的一些小矛盾糾紛,網格長和網格員發揮“人熟事清家門近”優勢,把發生矛盾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和群眾叫到村(社區)院落,把矛盾糾紛擺出來,大家評、大家議,擺事實、講道理,釋怨氣、促和諧,力爭將矛盾糾紛化解在組戶。金城街道采取“小院茶攤會”形式、“板凳會”形式,第一時間受理居民鄰里糾紛、家庭矛盾等,貼近群眾接地氣,將問題解決在初發狀態。
二、開展“分流調解”,將一般矛盾糾紛化解在村(社區)。對上行到村(社區)的一般矛盾糾紛,啟動鎮(街道)綜治中心受理、分流、交辦、提醒、督辦機制,歸口調解。村(社區)民主調解矛盾糾紛。依托村(社區)黨支部、綜治中心“一站兩室”(矛盾糾紛聯合化解工作站、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警務室),定期召開由村(社區)支部書記(兼綜治中心主任)為組長,綜治中心“一站兩室”負責人、村兩委干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村民代表、五老鄉賢、退伍軍人、包村干部等為主體成員的村民議事會,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民評民決,化解矛盾糾紛。駐鎮(街道)單位依規調解行政矛盾糾紛。對群眾反映的涉及行政裁定類矛盾糾紛,各駐鎮(街道)單位履職盡責、主動靠前,組織力量深入村組就問題事實認定、法律適用等充分溝通,利用行政調解方式解決爭議糾紛。政法單位以法釋理調解涉法涉訴矛盾糾紛。對涉法涉訴問題,轄區基層法庭、司法所、派出所、交警中隊信息共享、責任共擔,積極向當事人進行釋法、普法宣傳,開展法治教育,對符合條件的提供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對違法行為依法依規處置,最大限度減少信訪問題發生。龍門派出所結合所轄區域實際,成立以優秀社區民警李生標命名的“老李矛盾糾紛調解室”,采取“七步工作法”化解矛盾糾紛,維護了基層社會穩定。
…… 此處隱藏1148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