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開會時如何用三分鐘吸引人?》,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開會時如何用三分鐘吸引人?》。
開會和講話能體現出一個單位的作風和效率。因此,很有必要重新審視一下我們平時開會與講話的質量,以改進我們的工作作風。
開會是在釀造新思想
會議有各種類型,傳達會、報告會、匯報會、研討會等等,但不管有多少會,一律要有新思想。與會者到會場來就像人肚子餓了進食堂,總不能再空著肚子回去。但是很可惜,我們的許多會議就像一張沒有上菜的餐桌,大家只能拿著筷子空比劃。
會議是釀造新思想的,是制作精神之餐的,一個好的會議,連會場中的空氣中都充滿著思想。一個好的報告會,報告人要能牽著人的思維走,就像一面聚焦鏡,能將人的思維從會場的各個角落聚攏來又發射出去,使每一個與會者都感到一種共鳴的力量,整個會場有一種共振的效果。一個好的討論會,會場像一場無形的足球賽,每個人的思維之足都伸向那個唯一的球,激烈地爭奪,充分地交鋒。如果與會者言不及義,言不由衷,就像一場沒有球的球賽,有什么踢頭?一個好的匯報會,每一個匯報者就是一團吐著新焰的火苗,聽者是一鍋平靜的冷水,得用你的溫度去使他激動,使他沸騰,直到整個會場萬焰跳動,熱氣騰騰,思想氣化、升華,貫滿會場的每一個角落。
開會是一件很嚴肅、很鄭重的事。解放前我們在根據地開一次重要會議,常常要讓干部冒著生命危險從敵占區回來,有的同志就犧牲在來開會的途中。但是沒有辦法,不開會就不能統一思想,革命會損失更大。現在世界上每年不知道有多少雙邊、多邊甚至全球性的會議。人們總是帶著原來的想法來到會議室,又帶著新的想法離開會議室,去工作,去實踐。可以說是會議在推動著各方面的工作,推動這個地球。
人類文明史的進程只記錄那些新的創造、新的思想,而把重復的東西統統甩掉。比如科學史上記住了牛頓、愛因斯坦,社會科學史上記住了馬克思、恩格斯等,因為他們有創造。
一個會議也是這樣,歷史只記住了那些劃時代的有開創意義的會議,比如中共黨史上的一大、七大、遵義會議,因為這些會議產生了新思想,這些思想形成了黨的路線,勝利地指導了黨的實踐。
大會如此,小會也是這樣,我們開一次會總要能產生一點新的思想,對工作有一點推動,這樣的會議才值得開。可惜就像大吃大喝已經失去了吃飯充饑的意義一樣,現在許多會議也早已失去了醞釀新思想的意義。會議的浪費是一種更大的隱形的浪費。
要想切實提高會議的質量,有兩條應該做到。
…… 此處隱藏4620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