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為什么體制內有些人不愿提拔?》,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為什么體制內有些人不愿提拔?》。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分析了少數基層干部不愿提拔的原因,文中總結了幾方面原因:一是庸政懶政不想作為,二是顧忌問責不敢擔當,三是挑肥揀瘦計較得失。
這篇文章從個人和制度因素方面進行了認真分析,也提出了很多的措施。
不可否認,現在基層有一種現象,雖然不是普遍的現象,但也在一部分人中間存在。就是縣直單位機關里很多人寧愿一輩子不提拔,也不想去鄉鎮提拔任職。
為什么呢?
經過認真思考,我覺得,一位網友的總結最精辟,最根本的原因是:權、責、利不對等!
首先說權。小縣城這種最基層的單位,別看縣直單位那些科室級別低,但有些真的是權利大的嚇人。比如一些手里拿著印章,主管審批、日常監督等的部門,天天登門報批得人多如牛毛,加之有些地方對這類人監管不到位,自身要求低,喪失黨性原則,便會出現這些年屢見不鮮的“小官巨貪”,即使不是要害部門,一般科室的人,在各自分管領域內也是屬于權力所有者,也會無形中帶來很多便利,讓這類人放下手中的權利去又累又無權的鄉鎮任職,他會去嗎?,除非把他現有的職務給免了。
二是責。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鄉鎮這種全國體制內的最底層,什么事都要靠這一級去落實。一年撈不到幾天休息,加之這幾年環保、安全、扶貧、信訪等工作的強度日益加大,累都不說了,稍一疏忽就挨上處分了,甚至有的鄉鎮班子成員處分挨了個遍,工作壓力太大,導致很多人望而卻步。
三是利。這里說的利包含很多內容,比如工資待遇、比如照顧家庭等等,很多縣直機關的人,或者孩子在縣城上學,或者父母身體不好需要照顧等等,一旦去到偏遠的鄉鎮,三五天不沾家,工資一分錢不多,父母孩子家庭無法照顧,還得不到最基本的休息保障,家庭矛盾升級,身體健康受損,綜合考慮,還是不去吧!
我想說的是,在質疑很多干部消極不思進取的時候,多站在他們的角度考慮一下,體制內的很多人,都是懷著一顆干出一番事業的心才踏入體制內的,剛開始都是激情滿懷、豪情萬丈,經過幾年、十幾年的時間,經歷了一些事情,才導致這些人變得甘于平庸。但是,這些甘于平庸得人不代表工作也干的平庸,很多都是工作上出類拔萃的。
…… 此處隱藏447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