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文稿起草中如何選用素材》,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文稿起草中如何選用素材》。
文稿起草關鍵有三:立意、框架和素材。如果把立意比作文稿的靈魂,那框架就是筋骨,素材就是血肉。素材來源大致分內、外兩類:“內”指內部資料,如中央精神、領導講話、有關政策或會議文件等;“外”指外部信息,如理論文章、時事報道、熱點話題評論等。素材收集的渠道很多,有時還需要深入實地調研,掌握一手資料和數據。
關于選擇素材
有同志總結:想寫好一篇文稿,至少要翻閱十倍以上字數的資料。換句話說,素材收集,多多益善。然而面對海量素材,如何提高甄別效率?我體會,主要有四點:一要扣題,二要真實,三要典型,四要新穎。
扣題,就是能支撐觀點,讓人覺得“說得對”。文以載道,我們起草文稿特別是領導講話稿,根本目的是輸出觀點和理念,達到統一思想、凝聚人心、推動工作的效果。因此,首要的是找到與中心觀點密切相關的素材。在此基礎上還應有所側重:一方面,要搞清楚場合和對象,看人備菜,備適合的菜、備對胃口的菜;另一方面,要把握好領導的風格,量體裁衣,彰顯個性又得體大方。這樣帶著目的去找,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真實,就是準確可靠,讓人覺得“聽著信”。毛澤東同志提倡寫文章既要嚴格說理,又要合乎事實,這樣的文章才站得起來。起草文稿是一件極其嚴肅的事情,行文必須字斟句酌、反復推敲,但凡定性觀點、重要數據、典型事例等,在選用時務必追根溯源,確保有出處、有依據,能經得起歷史和實踐的檢驗。
典型,就是具有代表性,讓人覺得“分量夠”。好的文章一定能用最精練的語言把道理講清楚。長篇累牘又無實質內容的文稿是在浪費時間。所以我們要從選擇素材就開始,絕不能撿到籃里都是菜,要精挑細選、仔細甄別,找到最典型、最有含金量的內容,增加文稿的密度和分量。
…… 此處隱藏3185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