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漲知識!講話稿中稱呼語的使用藝術》,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漲知識!講話稿中稱呼語的使用藝術》。
稱呼是社交禮儀中的一個基本內容,也是領導講話稿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很多講話稿中,都特別重視稱呼語的運用。
一、稱呼語的種類
對別人的稱呼一般包括尊稱、平稱和昵稱等。講話作為一種公務活動,多使用尊稱和平稱。有時,也針對某個或某類對象進行單獨稱謂。
尊稱是出于對對方的尊敬和禮貌,比如,稱呼“尊敬的××市長”“尊敬的××總經理”。講話者身份較高時,為了消除隔閡、拉近關系、顯示平等,也常常使用平稱,稱呼“同志們”“朋友們”等。
二、稱呼語的使用位置及作用
講話稿中稱呼語的運用比較靈活,但其位置又相對固定。一般情況下,稱呼語多使用在四種地方。
一是開場稱呼,出于禮儀和禮貌。這是最常見的一種稱呼形式,在講話的開頭用作開場白?;旧纤械闹v話,都需要在開篇即有稱呼語,表達對與會者的敬意。其格式是頂格寫,后面用冒號,起到統領全篇、提示下文的作用。
二是文中稱呼,引起重視或過渡。在需要提醒注意、表示強調或者語義轉換、區分層次的地方用稱呼語。這種稱呼語可以單獨成段,也可用在段落的開頭,其后可以用逗號,也可以用嘆號。2014年12月13日,習近平在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上的講話中,開篇頂格用了“同胞們,同志們,朋友們”這樣格式的稱呼語。正文中三次用到“同胞們、同志們、朋友們”這樣的稱呼語,這其中,既有強調的成分,也有分層的作用,表示將展開新一層意思的闡述。
三是尾部稱呼,意在暗示結束。在即將結束講話時用稱呼語,這種稱呼語有時與第二種情況相同,講話即將結束,表示呼告和祈示,也有提醒的意義,引出結語段。如,李克強2014年12月15日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理事會第十三次會議上的講話,其結尾段為:“各位同事,上海合作組織已經成為亞歐大陸橋上一支重要的和平發展合作的力量。各成員國應秉承共同責任和使命,同心協力,腳踏實地,為維護地區安全穩定、促進共同繁榮發展作出更大貢獻。中國支持俄羅斯在2015年擔任上合組織主席國的各項工作。中國作為上合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理事會第十四次會議的東道國,愿邀請各國領導人明年到中國出席會議?!甭牭竭@句“各位同事”,很多人都會意識到講話即將結束。
四是行文涉及,無特殊意義。在講話中提到某個人,從而對他進行稱呼。這種稱呼一般是在語言敘述中出現,僅僅是提到某個人的名字,沒有其他特殊的意義。
三、使用稱呼語的技巧
講話針對的對象不同、與會人員不同,稱呼也不盡相同。最常用的是泛稱,僅用一兩個稱呼語,就概括了所有聽眾。2014年9月9日,習近平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他在講話中使用的稱呼語是“各位老師,同學們”,概括了參加座談會的師生們。習近平2014年12月20日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15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四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發表重要講話,他用的稱呼語是“同胞們,朋友們”,涵蓋了所有人員。
在一些特殊的會議上,要使用特殊的泛稱稱呼語。比如,在黨的會議上,多使用“同志們”;在人大會議和政協會議上,多使用“各位代表”“各位委員”等。習近平2014年10月8日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作重要講話,開頭他使用的稱呼語就是“同志們”;2014年3月5日,李克強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他使用的稱呼語是“各位代表”。
而在一些專業性較強的會議上,有時還要增加上對特定人群的稱呼語。比如,2014年9月24日,習近平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作重要講話,他在開場白中使用的稱呼語是“各位嘉賓,各位專家學者,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專門向與會的嘉賓、專家學者致意,表現出了對他們的尊重。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在一些重要的國際場合,面對各國領導人,習近平使用的稱呼語是“各位同事”。比如,2014年11月,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雁棲湖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習近平在開幕儀式、閉幕儀式上的致辭,均采用了這一稱呼語。在日常工作中,除了使用“各位同事”,有時也會使用“各位同仁”,表達問候和致意。
…… 此處隱藏1369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