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修改公文“六步法”!》,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修改公文“六步法”!》。
公文的修改,是公文撰寫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環。因此,在撰寫過程中,隨時注意修改自己所寫的公文,是寫好公文的重要條件之一。
一篇公文的撰寫過程,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即準備階段、寫作階段和修改階段。一般所說的修改,是指在公文初稿寫成以后的修改,即公文寫作過程中的最后階段——修改階段。但實際上,修改工作是貫穿在公文寫作的全過程之中的。撰寫一篇公文,從接受任務到立意構思,從謀篇布局到初稿寫成,往往需要反復推敲、反復琢磨,有時還需要反復進行討論和研究。這些雖然屬于寫作前的準備階段,但都帶有修改的性質。而當提筆撰寫時,一般也都是邊寫邊改。因此,我們也可以說,公文是改出來的。公文的撰寫過程,也就是一個不斷修改的過程。公文只有經過修改以后,才能更好地反映領導意圖和客觀實際。因為公文寫作同文藝作品或其他文章不同,它不是作者想寫什么就寫什么,也不是想怎樣寫就怎樣寫。公文,不是作者個人創作的作品,也不是自己的研究成果,而是完成領導機關或領導人交辦的撰寫任務。因此,初稿完成之后,必須征求有關領導和有關部門的意見,有的還要經過集體討論,才能最后定稿。因此,這道修改的工序,是不能缺少的。
公文又是指導性、法規性和實用性很強的一種文體,它要求表述準確,邏輯嚴密,行文流暢,而這些,也只有經過反復修改才能達到。文不厭改,公文是改出來的。不經修改的公文是沒有的。同時,撰稿人員,也只有不斷修改,才能不斷提高公文寫作水平和思想政策水平,才能逐步提高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公文修改的內容,小到標點符號,大到主題思想,都屬于修改的范圍。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
第一,修改主題。主題是公文的靈魂和統帥,也是一篇公文的中心思想之所在。因此,修改公文,首先要考慮主題的修改。看看主題思想是否正確,主題的論述是否集中,主題挖掘的是否深刻。只有主題改好了,其他方面的修改才會有所依據。主題的變動和修改,一般有兩種情況,一個是變動主題,一個是深化主題。
所謂變動主題,主要是指對原來不夠確切或不夠突出的主題所做的較大的修改,或者原來的主題根本不符合要求,需要推倒重來,重新確立新的主題。這種情況在起草大的工作報告或者工作總結時,由于撰稿人員的政治思想水平的限制,起草的文稿站得不高,看得不遠,經領導討論后,需要做較大的修改,或者推倒重來是常有的事。有時甚至反復幾遍,也是屢見不鮮的。
所謂深化主題,主要是指原來的主題思想基本上正確,但是表現的還不夠深刻有力,需要進一步補充、挖掘和深化,使主題思想更加明確,更加集中,而所做的修改和補正。這種情況,在一般公文起草過程中,是常常遇到的。因為我們在開始撰稿時,由于工作水平的局限性,對一些問題的認識往往看得不深,想得不透,因此起草的稿子,常常犯一般化的毛病,文稿缺乏新意。經過領導及同志們的討論和反復修改,主題思想才得到進一步的深化和提高。
古今中外的經典作家,都強調“文不厭改”,而且,他們也大都是苦心孤詣地修改自己的文章的圣手。馬克思寫《資本論》,從擬定寫作計劃到初稿完成,經過了多次的醞釀和修改。第一卷寫完后,還作了一次文字上的修飾才出版的。
第二,修改觀點。公文中的大小觀點,都應該鮮明正確。觀點錯誤或片面,必然會影響公文的質量,給工作帶來危害。因此,修改公文要考慮觀點是否正確,表達有無問題。凡屬思想感情不健康,看法不夠全面,提法不夠妥當,概念模糊,以及推理、論證不合邏輯的地方,都應該進行修改。否則就會影響內容的表達,甚至產生不良的后果。
第三,修改材料。材料是公文的基礎,公文中的觀點是從材料中提煉出來的。有了正確的觀點,還要通過恰當的材料表現出來。公文中的材料,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材料要足以說明觀點,要做到觀點和材料的有機統一。如果公文只有觀點而無材料,或者有了材料而不能說明觀點,或者材料過多而淹沒了觀點,在這種情況下,對材料就要進行適當的修改。修改材料,一般采用以下四種方法:
1、去偽求真。公文所引用的材料,首要的條件,就是必須準確、真實。不確切的材料,用在公文中輕則會傷害公文的說服力和權威性,重則會給黨和國家的工作帶來損失和危害。一九五八年“大躍進”時,有些地區和部門,違背實事求是的原則,把一些不切實際的材料寫入公文中,如“小麥畝產一萬斤”等等,給工作帶來很大的影響,其教訓是深刻的。因此,在公文修改過程中,必須認真考慮所運用的材料是否準確和真實。凡不準確和翔實的地方,都應該認真地加以修改和更換。
2、充實豐潤。公文要具有說服力,必須有典型材料,如果內容空泛,說理不充分,抽象的議論過多,缺乏典型具體的材料,在修改過程中,就要設法增加和補充一些新的材料,使之更加完滿和充實。當然,增加材料,決不能“多多益善”,有什么材料都寫上去,而應該恰到好處,多少適度,能夠說明問題為止。因此,增加材料必須注意選擇,要選用那些能夠真正反映事物本質的典型材料,而不能不顧需要,隨便堆加。
3、刪繁就簡。寫公文,材料堆砌過多,勢必使公文臃腫,甚至使主題和觀點被埋沒在材料之中。這就要刪繁就簡,突出主題。一是要刪除不典型,和主題無關的材料。善刪要肯干割愛。要把那些雖然生動,但從表達的需要來看,用多了反而不利于觀點的突出,這樣的材料就要割舍。二是要去掉多余的或重復的例證,使公文主題更加集中。收集材料要以十當一,選擇和運用材料時要以一當十。因此,凡是與表達主題思想觀點無關的材料,應當全部刪去。即使與思想觀點有關,甚至很生動的材料,也要精選。能用兩個典型材料說明問題的,就不要用三個四個。
4、精雕細琢。公文的初稿擬出后,一般來說還是比較粗糙的,只是按照大致的思路將一些材料寫進去,因此,還有考慮得不夠細致的地方,如有的材料不完善,有的自相矛盾等等。凡此種種,在修改過程中,都需要仔細地加以修改。
革命導師對自己論著中的材料,向來是嚴肅認真的。克魯普斯卡婭曾經說過,列寧從不憑記憶“大致不差地”來敘述事實,他敘述事實是極確切的。在他的筆記本里仔細地寫了很多的統計表,當涉及有巨大意義和巨大比重的數字時,他連已公布的數字表的總計也加以檢查。仔細地檢查每一事實,每一數字,是他始終采用的方法。列寧這種嚴肅的寫作態度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第四,修改結構。一篇公文,除了內容要正確以外,還要有一個與之相適應的結構形式,形式不好,也會影響到內容的表達。在修改公文過程中,還要注意公文結構的修改。修改公文結構,包括公文總體結構的修正,起承轉合的調整,層次位置的改變,以及詳略的更動等等,其目的都在于使公文更加嚴謹、暢達、勻稱和完整。因此,對公文結構的修改,是非常必要的。
公文結構的調整,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全篇結構欠妥,需要重新另搭架子,重新組合,這種情況比較少;另一種是局部結構需要作一些調整,小修小改,這種情況一般經常碰到。結構主要是解決材料的安排問題。比如,怎樣安排層次和段落,怎樣開頭,怎樣結尾,等等,都要認真加以考慮。在調整結構時,對那些與主題無關的或關系不大的枝蔓,要堅決剪除;對那些平淡無味的句段,要認真地加工潤色。
第五,修改語言。公文的語言,要求準確、鮮明、精煉、生動。因此,對公文的語言必須進行加工錘煉。公文語言的修改和錘煉,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1、修改不通順的詞句。用詞造句不恰當,是公文寫作中常見的毛病之一。因此,初稿完成之后,應該反復推敲,把有毛病的詞句去掉,這是公文寫作用好語言的第一點。寫公文運用語言,首先應該要求準確,在準確的基礎上,再求簡潔、生動。因此,語句通順合理,這是寫應用文最起碼的要求。不然,不僅影響意義的表達,還會造成各種錯誤。
2、刪掉多余的字句,力避重復。在修改公文時,不僅要注意有無錯別字或漏句、掉字,而且還要把多余的文字語句刪去。魯迅的文章,語言十分精練,從不拖泥帶水。他說:“寫完后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答北斗雜志社問》)
3、錘煉字句。由于公文寫作語言的特點,要求語言精確、簡練。因此,必須在語言上狠下功夫。魯迅是很善于煉字煉句的,他的語言精煉有力,是與他平時注意鍛煉字句分不開的。
第六,修改標點符號。標點符號是書面語言的“五官”,也是公文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寫公文,就要根據不同情況,準確恰當的使用標點符號。在公文寫作中,標點符號使用上的毛病,存在著各種不同的情況,我們在修改公文時,決不要忽視標點符號的修正,不然就會給文件帶來不利的影響,使公文不能很好地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修改公文十分重要,也十分復雜。要改好公文,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要有整體觀念。修改公文,要統觀全局,要從全篇著眼,先從大處著手。公文對于實際工作,有時起著一字千鈞的作用,因此一字一句都要用得恰如其分。但開始修改時,不能急于逐字逐句去摳,而要首先從全局著眼,統觀全篇,樹立整體觀念。根據工作需要,首先要從思想內容、主題、觀點和結構等方面去考慮,看看中心思想是否突出,觀點是否正確,措施是否切實可行。然后再考慮局部問題,以及遣詞造句等表現形式問題。千萬不要本末倒置。一切修改都要服從和服務于表達主題的需要,只有從全篇著眼,先從大處著手,才能把公文修改好。
第二,要有正確的態度。修改公文,必須虛心聽取大家的意見,認真把公文修改好。寫公文和自己寫文章不同。寫公文一般是代表組織或領導人和領導機關,因此,公文的修改必須按照集體討論的意見進行修改,只有集思廣益,虛心聽取大家的意見,反復修改,才能把公文修改好。
第三,要有開闊的思想。修改公文,要自己超脫一些,站得高一些,眼界要寬廣,思想要開闊。在修改公文時。要跳出自己的小圈子來觀察和思考問題,這樣才能縱觀全局,進一步提高公文的政治質量。
第四,要有強烈的時間觀。公文的修改,不能像一般文章一樣,采取“冷處理”,而要抓緊時間修改,力求用最短的時間取得最佳的效果
《修改公文“六步法”!.docx》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