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支部結對共建工作匯報》,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支部結對共建工作匯報》。
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城區開發區街道圍繞“典型先行、普遍提升”目標,開展南片與北片社區黨支部、城市與農村社區黨支部“結對聯建”活動,通過分享優勢資源、交流治理經驗、解決民生實事等方式,實現結對互促、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提高,推動結對共建活動取得“1+1>2”效果。
一、聚焦城鄉互促機制。開發區街道共轄10個社區黨支部,北部五個城市社區經濟發達,治理理念先進,南部5個社區地理位置偏遠,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為了實現10個社區經濟和治理能力均衡發展,探索實施“南——北、城——鄉、強——弱”結對互促機制。一是結對共建全覆蓋。街道黨工委統籌,因地制宜推動社區結對聯建工作全覆蓋,10個社區兩兩結對,簽訂結對聯建協議書,全面推行“2+3”工作法,即結對社區黨支部書記雙向認領任務,建立完善需求清單、資源清單、項目清單3項臺賬,持續開展共建雙贏、共謀發展活動,變社區從“單打獨斗”向“結對聯建”模式轉變。二是健全機制重落實。嚴格落實“一月一研討,一季一述職”制度,聯建社區每月召開至少一次聯建工作研討會議,社區黨支部書記每季度向街道黨工委述職匯報結對聯建工作進展情況,日常加強溝通聯系,在組織建設、黨員教育、服務群眾、社區治理、疫情防控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三是取長補短強治理。著力增強結對社區聯建的深度和廣度,因地制宜,盤活優勢,最大程度挖掘社區的優勢資源,從優秀社區汲取好的經驗做法,因地制宜充實到本社區自治項目中,實現取長補短、互幫互助,在“雙社聯建”中增添社區活力,在“互促共進”中提升治理成效。
二、聚焦“五共”聯建目標。以“理論共學、支部共建、黨員共帶、資源共享、民生共惠”為內容結對開展聯建活動,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類志愿幫扶活動,協調解決居民群眾的實際困難,為聯建社區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動力。一是理論共學。共建社區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開展形式多樣的理論學習活動,并結合各自社區在加強基層黨建、破解基層治理難題等方面的實踐經驗相互研討、相互交流,讓基層黨務工作者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提升能力,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形成基層治理的強大合力。二是支部共建。利用黨支部紐帶,將黨建工作和社區治理有機結合起來,實現黨組織優勢互補,拓寬黨建發展新思路,共同開展富有特色的“主題黨日+社區治理”主題活動,采取觀摩評比、交流經驗等方式教育引導廣大黨員積極加入基層治理,以共建促黨建,以黨建促發展,為美麗社區、宜居社區建設賦能添力。三是黨員共帶。堅持“班子帶領、干部帶動、黨員帶頭”的“三帶”機制,開展“結對共建、先鋒同行、創先爭優”等形式多樣的黨員教育管理活動,切實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通過黨員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實現服務資源與居民需求“精準對接”,切實把黨建引領、黨員示范落到實處。四是資源共享。結對社區通過共享場地資源、人力資源、文化資源等,相互提供多樣化、精準化服務,在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聯合開展包粽子、慰問老人等文化活動,通過互相學習好經驗、好做法,形成優勢互補、資源共享、雙向受益、共同進步的共享格局。五是民生互惠。充分整合轄區資源,共建社區常態化開展社區服務活動,關注轄區內需要幫助的困難家庭,解決居民“急難愁盼”的問題,與居民面對面溝通、交流,讓“實事清單”變“幸福賬單”,共同服務好轄區居民群眾,不斷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三、聚焦融合互助發展。找準結對社區的共同點、開展活動的切入點,著力在黨建陣地建設、集體經濟創收、物業黨建聯建等方面聯出實效,組織黨員干部共同開展集中學習、志愿服務、認領“微心愿”、領辦“微實事”等活動。一是陣地建設暖民心。**服務中心建筑面積2500平方米,是該街道首個建成的集“黨群、政務、文體、服務”于一體的黨群服務中心。今年,**將黨群服務中心擴建至了2000平方米,兩個社區在黨群服務陣地建設上分享經驗、互學互鑒,聚焦“五心”體系,即“引領黨員群眾的政治中心、聯系黨員群眾的便民中心、教育黨員群眾的文化中心、團結黨員群眾的活動中心、促進社會和諧的治理中心”,將黨群服務中心打造成有溫度、受歡迎、聚能量的溫馨家園。二是區域黨建強服務。**社區充分發揮社區大黨委的資源優勢、組織優勢,將轄區21家駐地單位吸收為大黨委成員,通過聯點共建、資源共享、難題共破等方式,推動發揮作用。**轄區有**學校、**印業、教考中心等多個駐地單位,具有一定的區域資源優勢,兩個社區以“區域化黨建”為共同點結對聯建,共同完善社區大黨委組織架構和運行機制,將區域化黨建優勢轉化為社區服務,打造“多元共建”的黨建共同體。三是民生實事重落實。**社區和**區高度重視民生實事落實,在結對聯建活動中推出“民生微實事”項目,始終堅持“居民事、居民議、居民定”的原則,廣泛發動社區干部、網格員、志愿者等廣泛征求民情民意,及時掌握群眾所需所求、所急所盼,建立“民生微實事”項目庫,定期通過微信公眾號將“民生微實事”項目進度安排、完成情況進行公示,從而調動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四是壯大經濟謀福利。**社區在完成27畝經濟發展用地簽約工作后,社區“經濟發展用地”的建設工作進入加速推進階段。隨著金匠工業園區的建設和開發區土地收儲,為更好地發展社區集體經濟、增加集體收入、保障失地居民利益,**社區和金匠社區結對聯建,定期研究在壯大集體經濟方面互幫事項,共同謀劃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推動社區集體經濟實現總量增長、質量提高、實力增強。五是建強組織爭先進。**社區無論在基層組織方面,還是社會治理方面都是領跑者,而茶元社區相對比較薄弱。**社區與**社區結對聯建,圍繞“支部建設標準化、制度建設規范化、隊伍建設優質化、黨建服務品牌化”四化建設,通過傳經驗、給思路、幫建設,力爭把**社區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引領社區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