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典型經驗材料》,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典型經驗材料》。
今年以來,**縣在堅持人民至上“微改革”行動中,聚焦困難群眾的兜底保障,探索實施社會救助“十查十看十落實”機制,有效增強了困難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一、完善制度,健全體系,讓政策更有力。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政策,出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進一步做好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實施意見》,把上級相關政策梳理、歸納、“打包”,形成“十查十看十落實”機制。即:一查脫貧戶生活狀況,看是否存在符合救助條件未納入現象,落實精準救助制度;二查轄區低保對象生活狀況,看是否存在收入超標享保,適合家庭保而實施單人保、分類施保未到位的現象,落實分類施保制度;三查轄區特困對象生活狀況,看是否存在護理不到位,生活環境臟亂差,護理等級發生變化申報不及時的現象,落實集中供養制度;四查轄區內遭遇突發事件、意外事件、患重病等造成生活陷入困難的家庭,看是否給予臨時救助,落實救助制度;五查轄區邊緣易致貧戶、脫貧不穩定戶、低保邊緣家庭、突發嚴重困難戶等困難群體,看是否存在漏?,F象,落實應保盡保;六查轄區每戶的家庭狀況,看低保邊緣家庭認定是否準確,是否存在錯保漏?,F象,低保邊緣家庭中是否有重病患者、重殘人員、困難老年人等,落實單人保政策;七查轄區低保特困對象公示情況,看是否存在“月光”公示現象,落實陽光公示制度;八查轄區低保親屬備案情況,看是否存在應備案未備案現象,落實親屬備案制度;九查信息系統管理情況,看是否存在更新不到位現象,落實信息管理制度;十查轄區救助檔案管理情況,看是否存在管理混亂現象,落實一戶一檔制度?!笆槭词鋵崱睓C制以簡單易記的方式,形成工作規范,讓鎮村干部能明白、會落實,最大限度做到兜住底、兜準底、兜好底。
二、及時介入,即時救助,讓兜底更穩固。制度成型后,落實是關鍵。**縣堅持從村、戶、人等橫向覆蓋,從政策到服務再到數據縱向貫穿,全方位落實“十查十看十落實”制度。一是政策傳導到村。成立社會救助工作專項指導組,堅持“引導+輔導+督導”相結合,深入全縣各鎮138個農村(社區),與全縣所有村支部書記、村主任、代辦員面對面交流、座談、政策答疑。特別對邊緣易致貧戶、脫貧不穩定戶以及突發嚴重困難戶等重點人群,逐村逐戶逐人研判,把符合條件人員全部納入救助范圍。二是網格完善到戶。加強鎮村社會救助管理服務站建設,完善制度、充實人員,實施集中辦公、AB崗輪換制,做到有人管事;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設立社會救助便民代辦員,把服務工作深入到農村基礎網格,確保第一時間掌握轄區困難群眾的生活狀況,第一時間發現困難群眾需求,困難群眾第一時間得到救助。三是信息比對到人。一方面,依托省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平臺,對救助對象進行信息定期比對;另一方面,加強低保與公安、人社、醫保、殘聯、殯葬等數據比對,有效遏制“死亡?!保苊饴┍,F象發生。
三、凡困必幫,有難必救,讓服務更暖心。通過“十查十看十落實”制度,對脫貧不穩定人口、邊緣易致貧人口、因病因災因疫情因意外事故等造成剛性支出較大、收入大幅縮減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人口、地方監測的其他特殊困難群體等為重點,全面開展摸排核查,使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政策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實。一是彌補管理漏洞。通過定期排查、信息上報等制度,今年以來,全縣新增低保對象109戶122人、特困對象27戶30人。按程序退出低保待遇人員798戶900人、特困待遇人員95戶95人,實現了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應退盡退。二是兜住民生底線。把低保特困等救助資金按時足額社會化發放到救助對象銀行卡中,確保滿足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今年以來,共為503名遭遇突發困難的家庭發放臨時救助金94.2萬元。三是提升滿意程度。通過采取多種形式的宣傳,進一步提升廣大群眾對救助政策的知曉率,提高鎮村干部的工作水平和辦事效率,確保鎮村準確及時有效落實政策。今年5月份,按照堅持人民至上“微改革”行動的程序要求,開展了“十查十看十落實”微改革群眾滿意度調查,廣大群眾對落實社會救助政策的滿意度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