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村集體經濟發展匯報》,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村集體經濟發展匯報》。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是引領農民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近年來特別是今年以來,**區堅持問題導向,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重要突破口,創新“三變三破”工作法,有力促進集體增收、村民致富,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在**區深入實施。截至目前,全區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10萬元的村居(社區)225個,占比達84.3%;較去年同期增加105個,增長87.5%。
一、強化頂層設計,變“被動”為“主動”,破解“動力不足”問題。樹立系統思維,壓緊壓實黨組織責任人責任,加快建立村集體收入穩定增長機制,高質高效促進強村富民。一是抓實制度保障。制定《**區村黨組織工作規則(試行)》,明確村黨組織書記應通過法定程序擔任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經濟組織負責人,先后出臺《抓黨建促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健全抓鄉促村機制,通過實施“清零”“倍增”專項行動、產權制度改革清產核資、推廣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等有效途徑,確保村集體經濟發展目標準、思路清、措施實。二是抓細責任鏈條。成立區發展村集體經濟工作領導小組,將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一把手”工程,納入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并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能力和成效作為班子和干部考核的硬指標,考核結果與評價工作實績、評先樹優、干部選拔使用緊緊掛鉤,層層壓實各級發展村集體經濟、提升基層黨組織服務能力責任。三是抓牢“關鍵少數”。實施“頭雁工程”,旗幟鮮明樹立選賢任能到村任職的導向,選優配強基層黨組織書記。對集體經濟發展思路、舉措和成效不佳的村干部,及時進行組織調整,換屆期間先后調整村班子124個、支部書記72人,677名農村致富能手進入“兩委”班子。開展基層黨建、經濟發展、文明實踐、美麗鄉村、攻堅克難“五面紅旗”爭創活動,并大力實施激勵。獲評“紅旗村”的,支部書記每月崗位補貼上調800元,其他“兩委”成員上調500元,激發村干部干事創業活力。
二、堅持因村制宜,變“資源”為“資產”,破解“路徑單一”問題。突出山、茶、海特色,堅持一鎮一品、一村一策,探索通過成立合作社、發展壯大優勢特色產業等方式,向山水林田等資源要發展,變“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一是盤活“沉睡資源”,發展“固定財源”。充分挖掘村集體經濟閑置或低效使用的土地、汪塘等各種資源,采取招標出租、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支持有產業基礎的村集體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由粗加工向深加工轉變,促進集體資源合理利用、保值增值。安東衛街道北街社區利用拆遷改造契機,投資建設商業樓宇,僅租賃費用就為村集體年增收360萬元。二是深挖“產業資源”,拓寬“增收來源”。聚焦地域特色產業,鼓勵村集體積極與龍頭企業、種養大戶、農民合作社等合作,探索開展訂單式農業等新模式,把“特點”做成“賣點”,實現村集體經濟多元增收、持續發展。巨峰鎮發揮南茶北引第一鎮產業優勢,積極探索“黨支部領辦合作社+企業+農戶”的生產模式,成立“茶香巨峰”合作社聯合社,推動張家溝、辛莊等5個村與日照茶倉等茶企建立“協議茶園”2800畝,累計帶動村集體增收40萬元。虎山鎮發揮臨港產業優勢,引導西潘村建設制冰冷藏廠和商業區,為漁業生產提供物資供應及配套服務,每年增收500萬元。三是立足“項目資源”,壯大“長期利源”。臨海靠港的鄉鎮街道立足區位優勢好、落地項目多的實際,鼓勵村集體圍繞項目實施、企業經營等提供配套服務,持續增加集體經營性收入,實現為大項目服務、靠大項目發展的目標。碑廓鎮搶抓機遇,招引養殖規模達1.5萬頭的奶牛養殖企業,推動16個村與企業合作,每村年均增收約15萬元。
…… 此處隱藏735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