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城市基層治理工作情況匯報》,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城市基層治理工作情況匯報》。
為進一步推進城市黨建與基層治理融合共促,**區堅持“大抓黨建、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不斷完善制度化體系,構筑網格化格局,搭建信息化平臺,推進多元化共建,開展人性化服務,激發城市基層治理新動能。
一、健全制度化體系,為城市基層治理賦能。堅持把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作為“一把手”工程,書記抓、抓書記,強化頂層設計,健全體制機制,全區上下齊抓共管。制定出臺《基層黨建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以提升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凝聚力為目標,以基本組織、基本隊伍、基本活動、基本制度、基本保障為重要內容,明確十項重點工作,著力將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充分發揮街道、社區黨組織的“軸心”作用,建立健全由駐區單位、小區黨支部、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社會組織力量等廣泛參與的“六方共治”機制,著力打造“大黨建、大服務、大民生”區域黨建共同體。
二、構筑網格化格局,為城市基層治理擴能。立足構建區域統籌、融合聯動、共駐共建、協調發展的城市基層黨建新模式,出臺《關于深化城市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的實施意見》和《**區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下沉社區網格工作人員管理辦法(試行)》,將黨建、政法、民政等基層各類網格整合成“一張網”,統一劃定358個城市社區網格,實現多網融合、一網統籌。構建“社區大黨委—網格(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樓棟長(中心戶)”四級組織體系,成立網格黨組織108個、小區黨組織203個,設立樓棟黨小組298個,將黨的工作延伸到基層治理“末梢”。把城市基層作為機關干部的“練兵場”,建立機關干部下沉社區網格工作機制,選派1090名黨員干部下沉網格,落實“每周三固定服務日”制度,常態化做好網格內基礎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參加志愿服務等工作。
三、推進多元化共建,為城市基層治理聚能。積極推動街道社區與駐地單位共駐共建,通過信息共享、陣地共享、文化共享,齊心協力畫好“共駐共建共享”同心圓。6個城市街道、35個城市社區與駐地單位簽訂共駐共建共享協議300余份,搭建組織聯建強基礎、服務聯抓轉作風、困難聯解助發展、文明聯創促提升、環境聯治提品位、治安聯防保穩定、機制聯動重實效的“七聯”工作法,調動各領域黨組織積極參與社區公共服務、疫情防控、社會治理等基層治理工作。全區共開放閱覽室22個、活動場地83個、市民文明課堂230個、單位廁所202個,162個沿街單位為環衛工人提供飲水點,20多家愛心企業為環衛工人提供免費早餐,發放勞保用品。
四、搭建信息化平臺,為城市基層治理添能。研發設計**區城市網格化管理信息平臺,建立具有信息上傳、統計分析、指揮調度、管理考核為一體的網格智慧化平臺,為疫情防控、特殊人群服務、城市服務管理、應急安全監管等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撐。積極推進大數據資源庫基礎庫建設,重點采集社區網格內的人、地、事、物、組織各類信息,逐級建立社區、網格(小區)、樓宇信息數據庫,為全區黨建引領、疫情防控、特殊人群服務、城市服務管理、應急安全監管等方面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務。
五、開展人性化服務,為城市基層治理提能。始終把服務貫穿始終,通過開展“一站式”公共服務、“契約化”項目服務、“組團式”志愿服務、“菜單式”便民服務、“互聯網+”智慧服務,真正讓城市黨建效應看得見摸得著。搭建“居民議事點”“網格議事室”“小院議事匯”等議事協商平臺,推動各方力量服務社區建設,為群眾排憂解難。持續完善社區居民需求清單、黨員干部服務清單、駐區單位黨組織資源清單“三張清單”,實現需求和服務的“無縫對接”。組建張思德便民服務隊、魯藝便民服務隊、丁玲宣講隊等以駐區單位黨員為主體的志愿服務組織30多個,組織開展各種服務和主題實踐活動,推動廣大黨員在服務中接地氣、轉作風,切實提升居民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