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匯報材料》,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新時代文明實踐匯報材料》。
尊敬的各位領導:
我們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重抓立機制、建陣地、壯隊伍、強載體等建設提升,在深化認識中把準定位、在統籌聯動中有效服務、在強化責任中推動落實,以更接地氣、更具活力、更有溫度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不斷增強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一、以頂層設計提質增效
我們研究部署文明實踐各項工作,建立一系列制度機制。建立健全聯絡機制。實踐所配備專門聯絡員,與各實踐站、點組建聯絡群,形成聯絡隊伍。實踐所實時將最新要求、工作指令發送至實踐所、站聯絡員。實踐所、站需充分發揮上傳下達的作用,確保工作內容傳導全面、快速、準確。建立健全督查機制。我們對各實踐站點開展活動情況采取隨機抽查、專項交叉督查機制,定期或不定期組織相關人員對實踐站點予以及時跟蹤督查,了解相關情況,提出解決措施,引導督促基層實踐組織結合文明實踐日歷序時化、常態化派送“文化套餐”。建立健全“閉環”機制。通過走訪群眾、觀摩活動、明察暗訪等形式了解基層群眾對于文明實踐活動的參與率、知曉率和滿意率。根據群眾“評單”意見及大數據線上分析功能,對實踐活動質效等進行研判,建立健全以“百姓下單、中心分單、志愿接單、圓夢銷單、群眾評單”“五單”工作的精準閉環機制,推動志愿服務群體“多元”、服務時間“常態”、服務方式“互動”。
二、以特色打造強化輻射
微宣講形成傳播矩陣。依托理論宣講志愿者“30×50孵化”項目,通過微宣講、微聊會、微黨課的形式,每月組織百姓名嘴、理論宣講志愿者深入田間地頭、農家小院、企業車間、機關校園進行宣講,讓學習教育入腦入心。組織開展“草根上講臺 鄉音傳理論”等宣講大賽2場,開展各類理論宣講、微宣講100多場。真實踐形成常態長效。在“每月一主題、每周一活動”總體推進基礎上,采用“小切口、大縱深”,把“微實踐”作為主要切入點,推進服務群眾精準化、便捷化、聯片化。以鄉村振興示范村先進村建設、黨員冬訓、我們的節日等為載體和契機,組織開展“學習新思想 喜迎二十大”、“巾幗心向黨 建功新時代”、“中央一號文件興鄉村”、“傳承紅色基因 奮進時代征程”、“粽享端午情,共筑同心圓”、“光榮在黨50年 薪火相傳向未來”、“喜迎二十大 七一心向黨”等文明實踐活動。常態化開設文明禮儀、文體娛樂、勞動實踐等“多彩課堂”。道德典型形成文明風尚。通過評選“美麗庭院”“好婆婆、好媳婦、好妯娌”“星級文明戶”“文明家庭”“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先進典型,用好譚港村的“好人園”、光華村光華小區的“好人長廊”宣傳陣地,深化文明家庭建設。每季度積極組織“海安好人”推薦評選活動,釋放利用“江蘇好人”王國章夫婦、涂照鳳示范效應。我們上下已形成講正氣、作奉獻、促和諧的良好道德風尚。
三、以精準服務惠及民生
堅持價值導向、需求導向、問題導向、實踐導向“四維”發力,推動農民全面發展、農村全面進步。滿足群眾需求。把收集基層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作為切入點,領導班子負責人掛鉤村居、聯系企業,帶頭走訪困難戶。黨員干部志愿者定期到掛鉤村居、企業訪民問需,高效匹配和服務群眾需求。推動民生發展。針對關乎民生問題加強甄別、篩選,梳理出共性問題和個性問題,歷史遺留問題和新生問題,探索推行研判溝通、聯動服務、工作保障等三項機制,著眼徹底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賦能鄉村振興。加強面上工作統籌推進。將新時代文明實踐與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相結合,推動城鄉同創、全域共創,讓文明實踐成為鄉村振興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今年上半年,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188 次,受眾近萬人;為群眾圓夢微心愿196條,實現率達100%。
…… 此處隱藏98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