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發展黨員工作情況匯報》,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發展黨員工作情況匯報》。
近年來,**縣堅持把質量作為發展黨員工作的生命線,通過聚焦“苗圃”、施好“肥料”、改良“土壤”、修剪“枝條”全程發力,以“小切口”促推黨員發展量質雙優。
一、聚焦“苗圃”選苗。聚焦青年農民、知識群體、返鄉大學生、本土新鄉賢、致富帶富能手、企業骨干等重點群體,摸清底數,動態管理,前移關口“早發現”,延伸“手臂”“早選苗”,通過“黨員代表推薦、群團組織推優”的方式“選好苗”。具體做到“三個堅持”,即堅持側重發展中高層次人才和農村實用人才為黨員,全縣新發展大專及以上學歷黨員所占比例逐年遞增,黨員隊伍學歷層次得到明顯提升。堅持重點發展35歲及以下年輕黨員,切實增強黨員隊伍的生機與活力。堅持統籌發展各領域、各行業黨員,指導督促各黨(工)委設定發展黨員計劃,科學合理地明確職業構成及發展數量,努力改善黨員隊伍構成。
二、施好“肥料”育苗。一是組織培訓“修內功”。積極搭建“指尖課堂”和“線下講堂”,通過集中授課、座談研討、現場教學、在線交流、結業考試相結合的方式,舉辦發展黨員培訓班9期,組織入黨積極分子和黨員發展對象參加系統性培訓教育。主動吸收重點培育對象參加“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組織生活,不斷提升入黨積極分子和黨員發展對象的理論素養。二是導師幫帶“傳真功”。建立鄉鎮黨委委員聯系入黨積極分子機制,并指定各基層黨組織優秀黨員干部作為“引路人”,開展“1+1”定向聯系培養優秀青年工作,定期與聯系培養對象進行交心談心,“手拉手”式跟蹤聯系服務,激發其政治熱情,增強對黨的認同感。三是實踐歷練“強硬功”。根據入黨積極分子和黨員發展對象的個人特點,因人制宜組織參與本村(社區)、本企業、本單位的重點工作,通過交任務、壓擔子、教方法,讓他們在實踐中焠煉自身硬功,提升服務能力,增強宗旨意識。截至目前,全縣入黨積極分子存量數達500余名,發展黨員的“源頭活水”更加充足、更具活力。
三、改良“土壤”培苗。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將發展黨員工作納入黨建工作責任制,列入各黨(總)支部書記基層黨建述職述評考核、各黨(工)委書記抓黨建工作述職評議、各單位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嚴明細化發展黨員工作各個環節的責任體系,壓緊壓實黨(工)委書記、專職副書記、組織委員、黨支部書記的責任。按照“誰培養誰負責、誰考察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誰接收誰負責”的原則,用責任追究倒逼工作落實。扎實開展排查整頓工作,對不堅持標準、不履行程序、審查把關不嚴的黨組織及其負責人、直接責任人進行嚴肅問責,確保發展黨員工作風清氣正。
四、修剪“枝條”護苗。一是提醒預警抓防范。設定連續兩年未發展黨員“警示線”,把握不同對象不同階段的發展時限,常態化開展發展黨員提醒工作,嚴把“時限關”。二是全程紀實控細節。研究制定《發展黨員工作全程紀實表》,為各級黨組織發展黨員提供規范科學的“流程圖”,切實做到基本程序“心中有數”,規范程序“雙向發力”。按照“一人一套表”的原則進行歸檔存檔,確保一個步驟不漏、一個環節不省、一個程序不簡。三是多方聯審嚴把脈。實施發展對象黨(工)委初審、執法執紀部門聯審、縣委組織部復審的程序,對入黨材料是否齊全、手續是否完備、政治是否合格進行嚴格審查。四是督查檢查促落實。縣委組織部每月對各黨(工)委發展黨員情況進行調度,每季度至少開展1次“四不兩直”現場督導,強化對重點領域、重點單位的跟進指導,確保發展黨員工作程序化、規范化。2023年以來,全縣發展新黨員396人,其中35歲以下的占77.27%,大專及以上文化的占76.01%,黨員年齡結構、學歷結構逐步優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