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農村檔案工作情況匯報》,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農村檔案工作情況匯報》。
近年來,我市推動實現全域行政村村級檔案室標準化建設全覆蓋、合格建檔全覆蓋、收集整理全覆蓋,構建了可操作、可提升、可持續、可推廣的“四可”農村檔案工作格局,鄉、村檔案意識大為提升,為推進鄉村振興、服務基層治理夯實了檔案基礎。主要做法是:
一、聚焦點,拿出可操作的辦法
一是堅持整體推進。將檔案試點工作納入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整體規劃中,并將相關完成情況納入全市農業農村工作考核內容,從政策、制度層面實行統一設計、統一指導、統一要求、統一標準、統一推進的“五統一”。并成立領導小組,召開試點工作動員暨業務培訓會,建立試點工作分片指導機制、《市檔案局、市檔案館雙周工作協商機制》和市縣兩級每周督導工作機制等,形成市級協調、縣(區)統籌、鄉鎮負責的監督管理體系。
二是制定“五有”標準。結合本地區農村實際,制定“有檔案室、有檔案柜、有管理制度、有管理人員、有信息化設備”的村級檔案工作“五有”標準,既不拔高標準、也不降低要求,規范化提高全市414個行政村的檔案管理水平。同時因地制宜,對于確實無法達到標準的村,比如個別村無法為檔案室提供單獨的信息化設備,便采取在村公共服務中心設置檔案查詢窗口等方法提供檔案查詢服務。
三是發揮各方力量。試點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關鍵是要整合資源、延伸手臂、合力攻堅。**市加大局館協同,在幫扶資金落實、檔案室建設等方面建立了“局牽頭、館把關,館出題、局撐腰”工作機制,推進重點工作落到實處。同時,上級單位進村入戶指導,幫扶單位出錢出力出物,縣鄉村三級干部不辭辛苦、不怕麻煩,在資料收集、場地整合、人員配備等方面想辦法,解難題,使試點工作左右有效銜接、上下協調推進,取得了相得益彰的效果,確保了試點有序穩步推進。
二、抓重點,預設可提升的空間
一是突出“十項必收”。把“頤養之家”、“拆三房建三園”等反映**市特色工作的資料納入檔案收集目錄清單,并提煉出“十項重點收集事項”(黨群工作文件材料、村務管理文件材料、村級集體經濟類文件材料、精準扶貧文件材料、其他專項工作文件材料、基建項目類文件材料、設施設備類文件材料、音像類檔案、實物類檔案、會計類檔案),指導基層開展檔案收集工作。同時鼓勵各村在檔案收集工作中體現村級特色。如,分宜縣鈐山鎮防里村文化底蘊厚重,在收集清單專門增加了家譜類及其它有重要保存利用價值的實物類檔案等。
二是預留兩化基礎。檔案數字化和信息化是檔案工作的必由之路。以本次試點工作為契機,**市414個行政村均配備了信息化設備,大部分村級檔案室備有專用電腦及打印機、掃描儀等設備。所有入室檔案均生成電子目錄可在信息化端口進行查詢。在全國檔案數字化大趨勢下,為開展傳統載體檔案數字化、電子文件歸檔與電子檔案管理工作,以及電子檔案管理信息系統村級端口的接入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是加強利用服務。檔案的價值在于記錄歷史,在于利用。借助試點工作的推進,**市在所有行政村都建立檔案目錄數據庫,可以為本村各類組織及其成員、村民提供檔案查閱利用服務,做到以用促管、管用并重。如擔任村小組長20余年的渝水區下村鎮大橋村村民梁日義,恰逢任職20年以上的“老村長”可以享受一定補貼的好政策,卻在資格審核時無法提供本人在任職期間的證明,輾轉多處后終于通過村檔案室查閱到20多年前的工資發放明細表等檔案,解決了身份不明晰的歷史遺留問題,順利享受“老村長”待遇。
三、攻難點,破解可持續的瓶頸
…… 此處隱藏1020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