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副教授在數字經濟發展和治理學術年會(2024)上的主旨演講》,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副教授在數字經濟發展和治理學術年會(2024)上的主旨演講》。
感謝*院長的介紹,也非常高興能夠接著*院長繼續發言。在*院長的演講中,從管理學視角探討了如何讓數據資本在創新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我自己曾在2020年發表過一篇題為《數據資本與經濟增長路徑》的學術論文,探討數據作為一種虛擬資本類型的生產要素,對于中國經濟增長與結構轉型做出的重要貢獻。文章發表后,我跟我的合作者開玩笑,說如果當初把題目改成《數據要素與經濟增長》的話,可能這篇文章的引用量會翻倍。當然這只是玩笑話,我想強調的重點是,無論是經濟學、管理學、社會科學還是其他的社會科學學科,乃至計算機、人工智能等信息科學,在數字經濟發展這一研究主題上實現了全方位的交叉與融合,進而形成了數字經濟學這樣一門新興學科。今天我的研究主題就是“建設數據要素市場,推進數字經濟學的中國實踐”,主要是基于自己的一些既有研究以及教學經驗,跟各位分享我的一些不成熟的體會。
首先是我們所處的時代背景,那就是正在不斷做強、做優、做大的中國數字經濟。
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是非常蓬勃向上的。根據《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2年)》,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首次突破50萬億元大關,總量穩居世界第二,同比名義增長10.3%(同期GDP名義增長為8.1%),數字經濟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提升至41.5%。如果按照當前的增長速度,在4到5年的時間內,我國的數字經濟占GDP的比重就將超過50%。“數據驅動”“數智賦能”“數實融合”“萬物互聯”等數字經濟的實踐概念與前沿理論,已經成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在國際范圍內,數字經濟的全球產業生態與創新生態正在逐漸形成,新的跨國產業組織形式與研發創新模式也初現端倪,開放開源成為推動數字技術持續進步的行業共識和重要驅動力量。
我們觀察到的一個最基本的事實是,數字經濟的發展可能正在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一個突出的表現是,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的“要素+技術”的組合,正在逐漸超越傳統意義上的“計算機+互聯網”這一在上一輪技術革命之后占據主導地位的ICT技術組合,成為了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范式轉換的核心驅動力。進入這一階段,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所面臨的核心問題是如何充分開發并有效治理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一系列的數字經濟發展動能,妥善處理好伴隨數字經濟社會變遷所帶來的一系列新問題、新矛盾。
為了更好地發展數字經濟,數字經濟學的發展亟需重要的理論創新。數字經濟學本身是一門經濟學、管理學和信息科學等諸多學科的交叉學科,因而在數字經濟的基本規律上,數字技術的經濟學分析上,市場交易的基本制度上,產業組織方式與新經濟增長理論上,都期待著新的理論創新。有了先進的理論,才能有后續的人才培養。
當前,數字經濟學的學科建設正面臨一個重要的時間點。2022年共有77所高校新增數字經濟專業,數字經濟成為了新增備案專業中數量最多的專業。近兩年,教育部在經濟學門類中也新增了“數字經濟”本科專業和專業碩士學位。對于數字經濟學的相關教材,我們也做了一個簡單的調研,目前市面上《數字經濟導論》教材一共有三種,《數字經濟(學)概論》教材一共有六種,《數字經濟學》教材超過十種,還有一些分支學科、研究專題類的教材也都相繼出版。然而,在相關專業、教材與課程都逐漸完備的背景下,數字經濟學“學什么”“怎么學”“怎么用”等問題卻尚未得到完全解決,數字經濟發展人才培養不斷擴容、人才缺口不斷擴大的現實矛盾仍然存在。數字經濟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亟需“提質增效”。
…… 此處隱藏3615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