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談談公文寫作的基本方法與要領》,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談談公文寫作的基本方法與要領》。
對公文這一話題,黨政軍企,任何一級組織,哪怕是體制外的,都不可能置之身外。很多大學還專門開設了這門課。按照定義,“公文是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法定團體等組織在公務活動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規范形式的書面材料”。這里,我們把公文的定義“泛化”一下,職場上“非個人用途”的寫作姑且都稱之為“公文寫作”。毋庸置疑,公文寫作很重要,這項能力是職場上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
水無常形、文無定法。公文作為一種特殊的文體,到底應該怎么寫、怎么才算好,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同樣一個材料,下了不少功夫,質量也很高,也許這個領導覺得好,很喜歡,換了一個領導可能就會覺得不好。當然這個“不好”,有一種情況就是,材料不對他的口味,因為不是為他“定制“的,并不是說材料本身就不好。所以,評價一個材料究竟好不好,標準是彈性的、游離的,是因人而異的。蘿卜青菜,口味咸淡,各有所愛。
這里,我結合個人的實踐,就公文的寫法談一家之言,主要是四句話:出思想,精概括,講明白,重品相。
一、出思想
材料是一級組織交流傳遞思想的工具載體。那么,每個人都希望材料傳遞的思想是豐滿的而不是骨感的,是立體的而不是單薄的,是厚重的而不是輕微的。這種材料的思想性,要具體落實到材料的觀點、站位、立場、論述等各個方面,全方位滲透體現在整個材料之中。我體會,材料思想性的源頭活水主要有:
(一)從深刻揭示本質特征中出思想。
講一項工作,有沒有論述出最為本質的特點、揭示出最為內在的特征,是衡量一篇材料有沒有思想性、思想性強不強的重要標尺。
「案例1」曾經撰寫過一篇某戰略力量運用的材料,是為上級領導到某單位參加年度工作總結大會而準備的,層級比較高,很重要。之前,對該力量運用的表述,幾乎是沿襲該單位編制表上的“老三句”:“為高層決策提供信息保障,為維護和拓展國家利益提供信息保障,為現實任務提供信息保障”。這當然是對的。我當時在寫作班子里頭,研究了幾次,認為在那種場景下,不能再沿用老三句了,這么多年了,到底你的力量是怎么用的,得挖一挖,說出些“道道”來。最后,是這樣寫的,四個度:
…… 此處隱藏22110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