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在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文化專題研討交流會上的發言材料》,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在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文化專題研討交流會上的發言材料》。
同志們: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戰略高度,對中華文化傳承發展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作了全面系統深入闡述,為我們堅定文化自信自強,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文化興則國家興,文化強則民族強。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領導黨和人民推進治國理政的實踐中,把文化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從中華民族永恒精神追求的深度傳承文化,從開創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高度發展文化,不斷深化對文化建設的規律性認識,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引領推動我國文化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根據會議安排,結合近期學習與工作情況,我談幾點體會。
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要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樹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才有堅守的定力、奮發的勇氣、創新的活力。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燦爛輝煌,在長期發展中形成的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等,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是我們文化自信的根本所在。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堅定文化自信,要堅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實踐和當代實踐,用中國道理總結好中國經驗,把中國經驗提升為中國理論,實現精神上的獨立自主;要做好中華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闡釋,教育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認識中華文明的起源和發展脈絡,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要秉持開放包容。“和羹之美,在于合異。” 人類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不同地域和人群在不同時代和條件下,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文明形態。對于新的文化因素、外來文明,中華文明從來有著海納百川的胸懷。從歷史上的佛教東傳、“伊儒會通”,到近代以來的“西學東漸”、新文化運動,再到改革開放以來全方位對外開放,中華文明無時無刻不在取長補短、去粗取精。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文化對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開放胸懷,從而能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始終保持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要繼續秉持開放包容,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外來文化本土化,不斷培育和創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懷,更加廣泛地同各國開展文化交流,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借鑒世界一切優秀文明成果。
…… 此處隱藏486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