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政務服務改革經驗介紹》,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政務服務改革經驗介紹》。
今年以來,我縣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辦事企業和群眾實際訴求,積極推行“容缺+承諾+信用”三聯動極速辦改革,將企業和個人信用狀況嵌入審批全過程,把信用查詢結果作為可否享受容缺、承諾的重要依據,通過“信用容缺辦”“信用承諾辦”,實現“信用越好,辦事越快”。
一、以“容缺辦理”促審批提速
一是建立機制。制定出臺《**縣容缺受理實施細則》《申請容缺后補承諾書》,對容缺受理和告知承諾制適用范圍、對象、信用應用等11項應用要素進行了明確界定,上升為制度規范,確保工作有章可循。
二是制定清單。制定公布《**縣“信用+承諾+容缺”極速辦改革事項清單》,包含企業登記、食品經營許可、公共衛生許可等181個高頻審批事項。其中,信任準營類70項,信任籌建類39項,信任發證類72項,涵蓋企業準入、企業經營、項目建設、項目審批和社會民生5個領域,全面實施“信用+承諾+容缺”極速辦,制定告知承諾書和申請書模板,明確補齊時限,讓企業群眾辦事“一目了然”。
三是簡化流程。在審批時限、申請材料等方面做減法,實現全流程審批提速80%,申請材料縮減66%以上,降低企業辦事成本60%。由“一堆事”變“一件事”、由“一堆證”變“一張證”、由“幾次辦”變“一次辦”,進一步提高了為企業群眾服務效率,激活了市場主體活力。
二、以“告知承諾”促服務升級
一是制度創新,優服務模式。積極探索信用承諾在行政審批領域應用,創新推行信用承諾制度,明確容缺受理信用承諾適用范圍,實行寬進嚴管,全面提高審批效率,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將“信用承諾、容缺受理”應用到市場準入、投資建設、社會事務、經濟事務4個領域的高頻審批事項服務流程,簡化企業審批程序。
二是數據共享,減跑腿次數。充分利用“互聯網+政務服務”,依托山東省政務服務網、“愛山東”APP等,積極推行身份證、營業執照等電子證明證照共享,辦事群眾可以自愿選擇,可以直接提供實體證明材料,也可以簽訂《承諾書》,不再提供證明材料,由工作人員通過數據共享進行核驗;充分利用行政審批集中辦公的優勢,對需要辦事群眾提供的有關證明材料,通過內部窗口流轉,不再要求辦事群眾提供相應的證明材料,實現由過去“跑多趟辦不完”向“一次辦好”轉變。
三是宣傳深入,釋放改革紅利。積極利用政務服務網、LED顯示屏、網絡新媒體、宣傳冊、展示牌等渠道,多形式、多渠道加大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的宣傳、解讀,讓更多辦事群眾深刻感受到告知承諾制帶來的紅利。定期通過山東省政務服務事項管理系統對政務事項要素進行調整,確保所有渠道發布的審批標準同步更新,實現了線上線下服務標準一致、數據同源。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規范政務服務事項,使“告知承諾制證明事項”走進群眾生活,最大限度便民利民,切實增強辦事群眾的獲得感、認同感和滿意度。
三、以“信用融入”促經濟發展
一是強化信用制度保障,讓告知承諾“有準繩”。為防止“容缺”變“真缺”、“補交”變“不交”,避免“容缺辦理”淪為“違規辦理”,充分利用信用體系建設成果,建立“紅黑名單”制度,對信用主體適用“綠色通道”“告知承諾”“幫辦代辦”等多項激勵,對失信主體納入信用黑名單,不再適用“容缺+承諾+信用”辦法,同時給予一定懲戒,實現信用應用“獎優罰劣”,讓“守信受益、失信難行”理念融入日常,從制度上發力,持續擴大應用場景,把信用融入各方面,真正讓誠信成為立身社會的“通行證”。
…… 此處隱藏366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