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工作匯報》,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工作匯報》。
近年來,我市圍繞農業農村發展,立足鄉村振興戰略,做好“創、服、穩、優”四字工作,引導金融機構聚焦重點短板弱項,創新產品,精準服務,穩定就業,優化環境,有效激活了鄉村振興土地、產業、人才和環境四要素。截至2022年底,**市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309億元,年度增長43.54億元。域內行政村實現了金融服務站點全覆蓋,全市金融服務站525個,助農取款服務點378個,構建了多層次普惠金融組織體系。
一、政策協同+金融創新,激活鄉村振興土地要素。一是強化制度協同推進。印發《關于貫徹落實穩健貨幣政策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明確將耕地保護、高標準農田建設、土地綜合治理、耕地占補平衡項目、閑散宅基地復墾等納入金融機構重點支持的范圍。如農業發展銀行推出“農地銀行”特色品牌,2022年累計投放農地流轉和土地規模經營項目貸款2.5億元。推動金融機構對7個省級鄉村振興重點項目、10個土地復墾復耕項目、43個耕地占補平衡項目開展一對一上門走訪,實地了解融資需求。二是加強創新引擎。推動金融機構落實“同地同權”,將農村各類土地的使用權納入合格抵質押品范圍,盤活土地要素。如為有效喚醒農村“沉睡資產”,2017年制定了《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貸款指導意見》,建立起全流程操作標準,在省內率先開展了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貸款。目前,該業務累放4.38億元,撬動鄉鎮企業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增效7.5億元。該業務被山東省授予服務新舊動能十佳優秀金融產品。
二、精準服務+特色支持,激活鄉村振興的產業要素。按照“1+10+11+N”四級金融服務模式,從全市層面(金融輔導專班)、10支金融輔導隊、11個鎮街以及輔導隊成員,全力推進金融服務的“下沉深耕”,不斷強化對鄉鎮產業培植扶持力度。《金融服務沉下去 金融活水流起來》《金融及時雨滋潤小微企業》《**打通金融助企紓困最后一公里》等文章在大眾日報、經濟日報宣傳報道。帶領全市10支金融輔導隊,赴11個鎮街,逐一開展金融輔導進基層暨金融“進鄉鎮、進園區、進企業”活動,逐一到鄉鎮園區現場對接。同時,為域內房寺鎮、辛店鎮兩個“金融管家”試點鎮,配強“管家”團隊,召開研討會、現場會,全力支持“奶牛綠色科技特色鎮”、“中心鎮”建設,打造保姆式服務。一是潤澤大豆產業振興。為培植鎮域大豆產業發展,創新推出“大豆e貸”專項產品,開展保險+期貨的大豆收入保險試點。推動金融機構全面獲取大豆類種植農戶、個體工商戶等信息,逐戶制定授信計劃,確保信貸資金精準直達。二是潤澤養殖產業興旺。針對域內倫鎮、辛店鎮奶牛養殖、市中街道驢業養殖及張莊鎮養羊產業等特色養殖產業,堅持專項發力、精準支持。如針對視界牧業奶牛養殖資金需求,促進威海銀行、泰山財險和企業開展“奶牛抵押貸款保險”。為德邦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通過魯擔惠農貸款,新增300萬元貸款支持。三是服務種植業興旺。依托“駐村辦公”工作,獲取全轄700余名包地大戶名單及優質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名單,一對一對接。針對蔬菜種植、大棚養殖,提供“大棚貸”“家庭農場貸”“農機貸”“強村貸”“農資化肥貸”等貸款品種。四是推出鄉鎮工業園區融合辦貸模式。著力打造“鑫輔導-惠園企”金融服務品牌,針對園區新入駐小微企業的融資短板,推出“1+2+1”的融合辦貸模式,即:企業承貸—項目開發商+企業法人保證擔保—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抵押的綜合性融資模式,最長期限10年。通過該模式,有效推進小微企業落戶生產。目前,存量貸款81戶1.81億元。同時,按照“宜企則企、宜戶則戶”的原則,針對財務制度不健全小微企業,以“微型企業主貸款”為主導產品,實現信用制約由企業穿透至個人。
…… 此處隱藏429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