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合作社黨建工作經驗交流材料》,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合作社黨建工作經驗交流材料》。
近年來,**市**區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第一引擎”,依托優質稻米、設施園藝、高效漁業三大農業主導產業加特色農業相結合的農產品體系,積極探索“黨組織+合作社+農戶”模式,把黨組織建在合作社上,不斷夯實基層基礎,提升服務能力,全力推動黨建工作與鄉村振興互融互促、同頻共振,既加強了基層黨建工作,又加速了農村發展,真正把黨建成果轉化為發展成果,實現強村與富民的雙贏,讓黨旗在合作社里高高飄揚。先后獲得農產品質量安全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江蘇省現代生態循環農業試點縣、江蘇省**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江蘇省農村改革試驗區等榮譽稱號。
一、實施背景
**國家高新區位于**市北部,是1992年11月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的首批國家級高新區之一,2002年4月,在高新區基礎上設立了**市**區,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體制。目前下轄5鎮5街道、一個省級經濟開發區、一個綜合保稅區,面積508.9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9.45萬人。經過30年的跨越發展,2021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20.37億元,人均GDP突破20萬元。在聚焦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區把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看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色,奮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爭當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示范標桿。
坐落于江蘇**市**區**鎮的**村,是**市的一個“明星村”“典型村”,先后榮獲全國文明村、全省鄉村振興先進集體等榮譽。因村莊位于**鎮而得名,2004年由原午橋村和韓村合并為**村,轄區面積3.7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558畝,基本農田面積2554畝。下轄17個自然村24個村民小組,892戶2560人,黨員110人。成立之初,**村沒有一條貫通全村的主道,村內的路都是泥石路。因為被規劃為農業生態區,村里不能發展工業,2013年村集體全年只有13萬元收入,全村農民年均收入只有10030元,是**鎮的一個沒資源沒產業沒特色的“三無村”。
面對農業生態區的規劃藍圖和村里農田日益板結、貧瘠的現狀,**村黨總支堅持“支部帶動、產業促動、村社聯動”的工作思路,以“合作社里黨旗紅”為旗幟,探索“黨支部+合作社+土地流轉農戶”發展新模式,將黨組織直接建立在產業鏈上,逐漸探索出實現基層黨組織建設和惠民強村雙輪驅動的新路子,跑出了鄉村振興的“加速度”。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蘭紅娟先后獲得全國農業勞動模范、“全國三八紅旗手”、江蘇省“吳仁寶式優秀村書記”、江蘇省“百名示范”村書記、江蘇省“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稱號,并于2021年7月作為江蘇省唯一一名村黨組織書記代表,在省七一表彰大會上圍繞探索“黨支部+合作社+土地流轉農戶”發展模式、實現村強民富作經驗交流發言。
二、具體做法
“黨支部+合作社+土地流轉農戶”助推產業發展模式的探索實踐,把黨組織的組織優勢、資源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引領和帶動農業增效、農民致富、農村發展,推動支部建在產業鏈上、黨員聚在產業鏈上、群眾富在產業鏈上,實現基層黨建與產業振興有效融合、互促共進。
…… 此處隱藏3403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