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筆桿子是怎樣“抄”成的?》,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筆桿子是怎樣“抄”成的?》。
今天,我們來聊聊“抄”的方法論。
在文字領域,不是每一個“抄”手都能成為高手,但每一個高手都曾經是個“抄”手。正如科學領域一樣,絕大部分筆桿子的神來之筆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都是在充分汲取以往經典文章的基礎上才成就的。
道不遠人。“抄”有“抄”的學問,如果把握不好可能淪為抄襲,最后只能是飲鴆止渴,對文字能力提高無益。只有堅持有所“抄”有所不“抄”,才能達到為我所用、助我所長的作用,文字水平也才能不斷精進。那么我們應該“抄”什么、怎么“抄”呢?有這么幾點體會,跟大家探討。
“抄”思想——含英咀華。“抄”文章的最高境界就是“抄”思想。本人期冀通過努力,啟發大家掌握更高級的思路和思維,“抄”思想就是一個重要的前提。雖然它最有難度,但直接影響到我們今后行文的習慣和達到的高度,所以我們先講一講。曾經,我們最常用“抄”文的手段就是拼湊,比如寫某個情況報告,先把相關的報告找十幾份,各從中擷取精彩的內容,按照想好的邏輯順序進行排列組合。這樣寫成的文章,讓人似曾相識,但又說不出好。如果一開始養成這樣的習慣,很容易陷入“焦慮—拼湊—交差—焦慮—拼湊”的低層次循環。因此,一開始一定要敢于跳出來,在把好文章的精髓咀嚼透、吸收好基礎上,真正掌握蘊含其中的思想觀點,從而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我們讀習近平總書記講話,里面有很多語言雖樸實,但思想很深刻的文字。比如,習近平總書記說從嚴治黨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剛,要同向發力、同時發力。這就說出了教育與制度的辯證關系,我們在表述的時候不一定抄同向發力、同時發力這樣的詞,在講黨風廉政建設的時候可以說“堅持教育倡廉與制度保廉并重”,在說安全管理的時候可以說“教管并舉、軟硬兼施”,等等。所以說,掌握思想比掌握技巧更重要。
…… 此處隱藏921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