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年生態文明思想專題黨課》,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年生態文明思想專題黨課》。
同志們: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著眼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和世界民生福祉戰略全局,“創造性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精神、引領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從理論高度和實踐深度回應了“人與自然應如何相處,人類文明應何去何從”的時代之問,揭示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相處規律,創造了一條綠色、低碳、循環的發展之路,形成了具有重大原創性貢獻的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開辟了中國式生態現代化發展新道路,促進中國和世界不斷邁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對于人類文明新形態的生成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一、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理論溯源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形成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內涵豐富,意蘊深刻,是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綠色發展觀的理論集成,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生態思想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立足中國共產黨百年生態文明實踐孕育而成,彰顯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尊重自然、保護生態的情懷,對民生福祉的關切,以及建設美麗、清潔世界的大國擔當。
(一)理論源泉:馬克思主義生態思想
18—19世紀,資本主義工業文明引發的大氣、水體污染等,引起了馬克思、恩格斯的密切關注。馬克思、恩格斯首次將人與自然納入關系范疇,對生態環境進行了辯證思考,形成了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生態環境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諸多重要論斷。其中,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問題,是馬克思、恩格斯在尋求人類解放道路上的邏輯起點,亦成為我們認識和改造自然的本體論和方法論。馬克思、恩格斯通過對德國古典哲學和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批判考察,剖析了人與自然之間具有統一性、一致性和共生性關系?!叭伺c自然是不可分割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于人類而言始終處于優先的地位,這就告誡人類不能凌駕于自然界之上,只有認識自然界、了解自然界,把握自然界運行的規律,才能更好地改造自然界,合理利用自然界,造福子孫后代。自然界是“人的無機身體,人靠自然界生活”。人類通過勞動這一手段從自然界獲取必要的物質生活資料和能量維持生存與自我發展?!拔覀儾灰^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比祟愒诟脑熳匀唤鐣r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尊重自然規律。馬克思、恩格斯將人與自然的辯證關系置于人類社會發展歷史的長河中,闡發了生態問題的社會根源,資本主義制度是造成人與自然割裂、對抗的根本緣由,資本家對剩余價值的過度追求導致人類無視自然規律,肆意攫取自然資源,使自然界淪為對象性的有用物,徹底將人與自然割裂開來,形成“人奴役自然”的窘境。所以在資本主義社會,人與自然異化狀態無法得到根本改變。馬克思主義基于歷史和現實層面指出規避生態危機的根本途徑——變革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社會制度。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從根本上改變人奴役自然的現狀,就必須推翻資本主義制度,徹底消滅私有制,建立共產主義制度。這些思想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奠定了深厚哲學根基。
(二)歷史繼承:中華優秀傳統生態文化
…… 此處隱藏8957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