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寫材料用典】功廢于貪,行成于廉》,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寫材料用典】功廢于貪,行成于廉》。
【例文】“功廢于貪,行成于廉?!碧K軾在《六事廉為本賦》中談及廉潔,認為清廉是善良、能干、恭敬、正直、守法、明察等“六事”的根本,其提倡的做人以廉為先、做官以廉為首的為官理念,至今仍有警醒意義。(中國紀檢監察報《至論不如清》)
【典故】出自北宋蘇軾《六事廉為本賦》,乃知功廢于貪,行成于廉。
【釋義】意思是,貪欲會毀掉一個人的功業,廉潔會成就一個人的德行。
【賞析】廉潔從政,是為官者的最高準則,也是最基本的要求。貪欲是萬惡之源,古往今來不知毀掉了多少人的功名事業,不知使多少人身敗名裂、傾家蕩產。不義之財不可取,不法之事不可為。蘇軾這番話給我們以深刻的啟示:為官從政,要以廉為先。為官之道以廉為首,廉潔不保,再大的功勞也毀于一旦。在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廉政文化是一筆極其豐厚的寶貴遺產。千百年來,先賢圍繞廉政提出過許多精彩深刻的論述。明朝薛瑄把為官清廉者劃分為三個層次:“有見理明而不妄取者,有尚名節而不茍取者,有畏法律保祿位而不敢取者?!辈煌?、不茍取、不敢取,與今天反腐敗斗爭所要達到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頗有異曲同工之處。權力是柄“雙刃劍”,運用得好,可以為黨和群眾辦好事、辦實事;運用得不好,輕則害人害己,重則貽誤事業。進入新時代,黨員干部應把廉潔自律作為第一操守,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帶頭走正道、干正事、揚正氣,以清廉堅守理想信念,以清廉守好精神家園,以清廉守望美好人生。
【用法】主要適用于廉政黨課報告、警示教育講話,側重強調廉潔自律,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牢記清廉是福,始終做到正心正念,心有所戒、行有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