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寫材料用典】好惡亂其中,而利害奪其外也》,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寫材料用典】好惡亂其中,而利害奪其外也》。
【例文】“好惡亂其中,而利害奪其外也!”消除偏見,關鍵是要摒棄個人好惡、私利。《大學》有言,“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是說人們會因為自己的愛惡而作出偏頗的判斷、想法和舉動。《呂氏春秋》記載,魯國有個丑陋的人,他的父親出門看見商咄,回來以后告訴他的鄰居說:“商咄不如我兒子?!笔聦崊s是他兒子其貌不揚,商咄極為漂亮。故事中的父親因為偏愛自己的兒子導致認識偏差,以致產生偏見和錯判。(中國紀檢監察報《切莫“蔽于一曲”》)
【典故】出自宋代蘇洵《辨奸論》,而賢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惡亂其中,而利害奪其外也!
【釋義】意思是,情感上的好惡擾亂了正常思考,實際上的利害關系又牽制影響了他們的行動啊。
【賞析】心境靜穆,是人之性情的一種狀態,是思考問題的前提,沒有恬靜的心態,是不可能認識問題并將問題思考清楚的。古人說“非寧靜無以致遠”,即不能安定清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抱負,這就更突顯“靜”的重要性了。相反,如果我們總是被外界的各種誘惑弄得魂不守舍,被各方面的利益牽扯得心神不寧,這樣對事物怎么可能有準確的判斷呢?又怎么能分得清是非曲直呢?因此,保持客觀冷靜,是我們觀察事物、分析問題的重要前提條件。所謂“靜觀風云”,也正寄于此理。在識人用人問題上,這個道理十分重要。公正用人,公在公心,公在事業,公在風氣。選人用人、識人察人,管黨員、管干部、管人才,一定要做到公心待人。要踐行“用人以公”的理念,堅持實事求是、以事論人,始終堅守公道正派的生命線,多涵養“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的浩然正氣,不憑主觀印象取人,不憑個人好惡用人,不論親疏遠近,不搞任人唯親,實事求是,拓寬視野,不拘一格,公道對待干部、公平評價干部、公正使用干部,做到識人有據、用人有方,為黨和人民把好選人用人關。
【用法】主要適用于組織工作類、黨課報告類講話,側重強調不以親疏、遠近劃線,營造公平公正、清清爽爽的政治生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