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把握近十年對照檢查的發展規律,讓工作規范服務于查擺效果》,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把握近十年對照檢查的發展規律,讓工作規范服務于查擺效果》。
筆者最近在從各個角度各種寫對照檢查材料,但是,越注重文辭上的修改完善,越感覺對照查擺似乎偏離了原本應該有的作用。于是,筆者做了一件事,就是把近十幾年積累的紙質的、電子的、不同領域和單位的對照檢查材料找出來做了一個對比。不比不知道,一比發現了3條規律:
一是對照檢查材料越來越“材料化”。如果把十幾年前的廣泛受到好評的對照檢查材料放到現在,幾乎就是不合格的,為什么呢?因為里面大白話的比例很多,小標題也不規整,每個問題的篇幅不一,長的有一頁紙的、短的就兩三行。這絕對不是一個優秀或合格材料的“樣子”,但它有一個突出的特點是現在很多對照檢查材料都比不了的,那就是畫像準,一讀就知道說的是誰、說的是什么事兒。
二是對照檢查材料越來越“制式化”。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對照檢查材料有了明確的模板,不僅固定了幾個部分,連小標題都確定了,甚至有的基層組織對篇幅的行數都有準確規定。所以,十幾年前較為普遍的那種長長短短、風格不一的對照檢查材料,和現在普遍看到的在版式上嚴絲合縫的對照檢查材料,你覺得哪種更好呢?
三是對照檢查材料越來越“邏輯化”。這里說的邏輯化,指的并不是對照查擺的要求和問題之間的邏輯,這當然是要嚴格遵守的;而是指的現今很多督導組對問題、原因和整改措施之間過分強調的邏輯關系。客觀地說,基層黨的建設、改革發展實踐并不是理工科的作業題,產生問題的原因分析一定是具有宏觀性的,甚至在敘述上略顯籠統的,為什么呢?因為太過具體了之后,原因就又變成了問題。一些優秀的早期的對照檢查材料,有把原因分析和問題一起說的,也有在思想和理論的高度深入剖析的,無論哪一種,都是虛實結合在大邏輯上進行論述的,而不是直接在原因分析中“點題”問題表現。
過度“邏輯化”的另一個表現,是有些突出問題沒有辦法寫了,究其原因,是因為要嚴格對照規定的幾個方面來查擺問題。但是,有些突出問題的確是沒有辦法歸類進去,所以就不寫了,雖然是迫切解決的。這不免有些可惜。
以上的3條規律,是筆者在梳理了近十幾年對照檢查材料的基礎上總結的,說的都是不好的變化。但其實也有好的變化,比如隨著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對照檢查材料在整體的質量上是有提升的;比如隨著要求越來越嚴,以意見建議代替提問題的情況越來越少。
其實,一個好的對照檢查材料,只要問題找得準、原因分析得透、整改措施有用,那就是OK的。至于規范到什么樣的程度,不同單位有不同選擇,這也無可厚非。但是,本末不能倒置,規范應該服務于效果,而不是一切服務于規范。